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镇吴公村村庄规划B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新时代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下的基础性工作及实操手册。村庄规划是以最小的行政单元——村庄为中心,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全局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促进乡村发展、精准脱贫,建设新农村。
1.1.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主要研究内容
安排村庄内的农业生产用地布局及为其配套服务的各项设施;确定村庄居住、公共设施、道路、工程设施等用地布局;确定村庄内的给水、排水、供电等工程设施及其管线走向、敷设方式;确定垃圾分类及运转方式,明确垃圾收集点、公厕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分布、规模;确定防灾减灾、防疫设施的分布和规模;对村庄分期建设时须进行安排,并对近期建设的工程量、总造价、投资效益等进行估算和分析。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和规模较大的村庄,也可以根据村庄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专项规划。
2.2预期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村域规划要根据乡镇域总体规划,评价村庄的发展条件,确定村庄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提出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村域范围内确定公路、铁路、河流、水渠、电力线路、电力电缆、供热、燃气、变电站、给排水、防洪堤、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位置及走向,同时根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划定村域的禁止建设区、非农建设区、控制发展区。
(1)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时,首先要研究确定村庄的性质,作为村庄规划的依据,村庄规划要为村庄的性质服务。
4. 参考文献
[1]樊尚新,王莉莉,秦社芳,等.陕南山区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初探[j].城市规划, 2009, 33(07): 83-87.
[2]葛丹东,华晨.论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技术策略与过程模式[j].城市规划, 2010, 34(06): 55-59 92.
[3]何芳,胡意翕,刘嘉容,等.宅基地人地关系对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20(04): 67-72.
5. 工作计划
(1)第1—2周(2022.02.21-2022.03.14):实习周,阅读案例,并撰写实习报告。
(2)第3—4周(2022.03.07-2022.03.18):收集规划相关数据,完成村庄概况、规划总则、发展目标、村庄现状,并完成区位图。
(3)第5—6周(2022.3.21-2022.4.01): 完成村域总体规划,包括人口与用地规划,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与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道路交通与公用设施)、公共设施规划、景观规划,与相关图表绘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