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镇青灯村村庄规划B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1.1国内研究背景
我国地域辽阔,乡村占有的面积比例非常大,在近些年来,我国对乡村的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对其建设形成了相应的政策与理念,目的是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提升我国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拉近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以美丽乡村为建设理念,讨论如何对乡村进行合理规划,分析目前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4.研究内容
实地考察课题目的地青灯村,收集了解青灯村现状,对青灯村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从气候,区位条件,土地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对青灯村的现状做一个swot分析,分析青灯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相关指标提出青灯村的发展目标,确定发展定位,根据规划原则对青灯村的规划标准具象化,通过规划使青灯村因地制宜成为一个风景更优美、村民生活更无忧、交通更无阻的美丽新农村。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6.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依据要求收集、整理、阅读并分析相关资料,为后续规划提供思路。
4. 参考文献
1. 张伟,徐宁,胡剑双.从特色田园乡村实践探讨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j].城市规划,2020,44(11):97-105.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64-491
5. 工作计划
| 序号 | 起讫 日期 | 工作 内 容 |
| 1 | 2.22-2.28 | 实习与报告 |
| 2 | 3.1-3.7 | 实地考察村庄概况、制定规划总则、发展目标 |
| 3 | 3.8-3.14 | 人口和用地规划 |
| 4 | 3.15-3.21 | 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规划 |
| 5 | 3.22-3.28 | 产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
| 6 | 3.29-4.2 | 基础设施规划(道路交通与公用设施) |
| 7 | 4.5-4.11 | 公共设施规划、景观规划 |
| 8 | 4.12-4.18 | 房屋建设规划 |
| 9 | 4.19-4.24 | 近期规划与保障措施 |
| 10 | 4.25-4.29 | 整合文本与规划内容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