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における教育制度変革から見る日本の外来文化に対する受容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到19世纪中叶,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的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日本明治时期的“文明开化”就是日本在受到欧美各国文化的冲击时为保存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所做出的应变反映和积极进取的行动,其中“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日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一个落后的封建锁国一跃变为资本主义强国。
在日本,森秀夫(1984)从历史观角度围绕“学制”对日本的教育制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平川佑弘(1987)则对“和魂洋才”这一日本思想界对吸取西洋文化所采取的态度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一类研究依旧不全面。
在中国,申健(1988)、贾红霞(2005)等虽然对日本教育改革的过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但是对于日本民族的个性和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目前还缺乏研究成果。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日本民族是一个拥有强烈进取精神和勇于学习新事物的群体。日本国民从古至今都极其善于学习和吸收他国文化,在日本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中他们学习外来文化、吸取先进经验,这对其现今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得全世界学习。
首先,本课题从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背景入手,研究日本进行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因,在19世纪中叶,亚洲各国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改革的成功启发了许多亚洲国家,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日本这样改革得如此彻底。虽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学界暂时缺乏系统的对当时日本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因进行的研究。
其次,从日本的史书,文学著作和各国专家的评价等不同侧面,来分析日本通过教育制度改革成功的重要性,分析其过程,找出自己希望论证的观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社会调查法,并加上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需要论证的内容并对继续社会调查,收集有用材料,并且文研究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日本教育的现代化[m].张谓城.徐禾夫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森秀夫. 日本教育制度史[m] . 東京: 学芸図書.1984.7.
3)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 工作计划
| 1 | 第八学期 1- 6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7-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5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