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及中美文化贸易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19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文化交流进程的加深,国际文化贸易迅速发展。文化贸易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紧密相连,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所以各国对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的文化贸易发展迅速,文化市场与世界接轨越发紧密;美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文化产业的巨无霸,在文化产品的输出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文化产业国际化道路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对于中国而言,文化贸易在全部进出口中的比重,直接关乎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质量。近几年来,中美双方贸易摩擦对两国文化贸易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对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及中美文化贸易的比较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综合而言,本文密切联系当前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热点——文化贸易,融合相关专家关于该议题的多种观点,运用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 ,理论联系实践,分析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中美两国文化贸易在发展规模等方面差异;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为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关于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过程的回顾,以及中美文化贸易的对比分析。
1、文化贸易概述2、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环境 3、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
4、中美文化贸易发展态势 5、文化贸易影响因素 6、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文化贸易”的研究起步都挺晚,从21世纪初开始,国外和国内对“文化贸易”的研究兴起。这些理论研究角度各异。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解读,笔者将一些理论研究总结如下:
patrick francois(2006)等人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探讨文化贸易效应和文化竞争。
孙文斌(2018)阐述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意义,研究文化贸易全球化的表现和原因,分析文化贸易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相应提出我国应对文化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对策。施坤华(2019)从我国文化贸易在全球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当今国际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当中的作用,同时提出我国对外贸易的相应对策,进而提出发展文化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邓承哲(2020)从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规模、结构优化发展和文化产品竞争力三个角度分析我国文化贸易及其发展现状,发现我国文化贸易与其他的贸易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并提出我国文化贸易强国相关对策。郭群(2018)则利用2002-2015年unctad创意产品数据库中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这六个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计算其rca指数、与srca指数,比较分析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国际地位,得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强而核心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较弱的结论,并在其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谢洪浩(2018)选择了美国和中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文化贸易及文化贸易政策的具体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将两国的文化贸易政策体系及内容分别梳理,基于两国文化贸易政策的差异,分析三个不同的因素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因素、国家利益与国家文化安全因素、国际文化贸易环境及中美文化贸易摩擦因素,是如何影响中美两国在文化贸易政策方面的制定与选择的,并对两国的文化贸易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测量与评价。同时结合当下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深入探讨中国在文化贸易政策制定方面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新优势的思考,为我国制定合理、高效的文化贸易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0 .11: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填写好《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20 .12:提交开题报告;
3、2021.1:完成外文原版材料翻译和初稿;
5. 参考文献
[1]gnther g. schulze .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rt[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999,(01).
[2]孙文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贸易态势[j].商业文化,2018,(25).
[3]施坤华.国际文化贸易辨析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j].智富时代,2019,(0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