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性游客感知视角的温泉旅游质量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8 0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因为国内专门针对女性旅游感知的理论和文献较少,选此课题比较创新,研究方向的选择更多,更容易写好。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女性游客对温泉旅游的感知,进行探讨,搜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向温泉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使得温泉旅游发展得更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根据本次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提出以下三点研究假设,并将在第四章中得到检验:
假设1:温泉旅游中女性游客更期望温泉美容塑体功效。
假设2:已婚女性游客更在意温泉服务质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温泉旅游研究综述
1.温泉旅游的概念
在学术界中,各位学者对温泉旅游的定义各不相同,国际上对温泉旅游也没有提成准确统一的概念。刘振礼等(1996)在编写《旅游地理文集》一书中,出现了“温泉旅游”这一名词。我国许多学者在针对温泉旅游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都会涉及温泉旅游的定义,针对不同目的,提出不同概念。
王艳平(2003)认为温泉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它是利用温泉开展的一项离开常驻地的余暇活动,是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呈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翁丽玲(2008)在研究后指出温泉旅游就是指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将原先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成为一种以健康为主题、达到养生和休闲效果的时尚体验旅游。
刘颖(2009)认为温泉旅游就是利用温泉资源开展的一项离开常驻地的余暇活动。狭义的温泉旅游的核心是温泉体验,它强调旅游者在异地实现通过温泉水而产生愉悦的心情。
于锦华,张建涛(2013)在研究温泉旅游体验价值、满意度及忠诚度关系研究时认为,温泉旅游即感受温泉沐浴文化,实现养生休闲和度假功能的体验性旅游活动。现在的温泉旅游不仅仅满足物化需求的阶段,更加注重温泉体验旅游过程中的精神感受。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总结出温泉旅游是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既满足了旅游者的物化需求,又满足了旅游者追求精神感受的要求,实现养生休闲和度假功能的体验性旅游活动。
2.国外温泉旅游研究综述
由于国外对温泉旅游的开发比较早,因此国外学者关于温泉旅游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国外温泉旅游发展到现在也比较成熟,多数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韩两国。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就开发了设施简陋的温泉旅游度假地,之后又传播到了北非海岸、希腊、土耳其、德国南部、瑞士以及英国等地。1326年,比利时铁骑制造商洛普在列日镇附近开发了欧洲大陆上第一个温泉疗养地,此后列日镇逐步发展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并改名为“斯巴”,此后,随着温泉旅游的流行,SPA也逐渐成为了温泉疗养胜地的代名词。
国外温泉旅游的研究早期集中于温泉在医疗方面的作用,那时的温泉开发商经常通过医学界权威人士对温泉资源的医学功能与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进行宣传,以达到吸引游客,推行温泉旅游的目的。到了20世纪20年代,温泉旅游的开发更加集中于温泉资源本身的价值和开发方向与营销策略等方面。
日本是温泉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对温泉旅游的学术研究也比较多,因此也相对比较领先,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日本学者山村顺次。1995年,山村顺次对日本温泉旅游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温泉旅游客源市场及发展趋势做了系统的研究,他提出温泉旅游地应逐渐由疗养型向观光行转变。2000年,他对日本不同类型温泉旅游地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温泉日本的温泉旅游开发起到了现实指导作用。
JohnW. (1996)研究了北美温泉旅游市场之后,认为北美的温泉疗养地以健身、减压,消除疲劳和减肥为主要功能。此时的温泉旅游已经可以同时兼具休闲观光与养生美容的要求,被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
3.国内温泉旅游研究综述
虽然国内对于温泉旅游的研究较国外晚,但是也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学者针对温泉旅游的开发与营销方法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温泉旅游现在面对着很多的问题。各位学者通过研究指出温泉旅游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里选取了2018年到2020年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钟淑丽(2020)针对漳州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塑造温泉品牌、开发衍生产品、'温泉 '发展模式等领域进行探索,以期为促进漳州市温泉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杨太金,陈壮,杨雪莹,徐智慧(2020)认为黑龙江温泉旅游业相对于其他省份更有其地缘、文化、资源及交通等优势,但还存在诸如国际化品牌缺失、配套体系不健全、缺乏规范、周边开发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加强产品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品牌、培养多方面人才、健全市场监督机制、优化服务、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等对策,推动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的发展。
刘晓农(2019)以“御温泉”为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温泉开发可以从温泉文化来看,输出温泉养生的文化理念。温泉需要专门人才,可以开展校企联合,进行专门培养吸引。同时,他提出了我国温泉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如温泉立法缺位、文化内涵缺失、环保意识不够等等。
刘云,王艳平(2018)针对温泉汤前区根据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规划,丰富温泉旅游的基本构件。解决了温泉旅游时游客对时间不能充分把握的问题,提高温泉空间的利用率。
施清(2018)从全域旅游内涵出发,阐述了福建省温泉旅游的发展现状,构建了温泉产业融合动力模型并结合实际分析了福建省温泉产业融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融合、挖掘温泉文化、运用全媒体营销、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强化温泉旅游信息化平台、社区居民参与等温泉旅游发展策略,旨在促进福建温泉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福建各地全域旅游发展。
(二)游客感知研究综述
顾客感知研究在西方学术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早在1802年英国的Bentham就提出用户满意问题,但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1965年,美国学者Cardozo (1965)将“顾客满意”这一概念引入顾客对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感知分析之中,基于顾客感知的满意度问题才受到广泛的重视。Churchill (1982)认为,顾客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实际感知体验,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评价。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游客感知研究的文章也很多,国内对于游客感知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通过分析游客感知来提高游客满意度,从而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本文根据2018年到2020年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评论的方法来搜集数据,数据主要分析方法是定量分析和因子分析。
张铁明,谭延敏(2020)以钻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假设模型,他以恩施州653名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为调查对象,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项目感知、服务感知、总体满意度对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演进具有直接影响,资源感知分别以项目感知、服务感知、总体满意度为载体而对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演进产生间接影响。
高金华,唐勇,向凌潇,刘雨轩(2020)采用定量研究设计,以入境游客为调研对象,从游客感知的视角设计调研问卷,使用IBMSPSS Statistics 22.0处理数据,深入揭示四川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障碍因素。其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障碍性感知总体较强(M=3.06),天气因素、语言障碍、食品安全、卫生条件、旅游服务均值排序靠前,归入适游环境、语言文化、出游风险3个维度。学历和到访频次分别与适游环境负相关,且感知差异性特征明显。
廖慧娟(2019)主要基于游客感知体验的视角,以新的视角和研究,结合清远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分析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导乡村旅游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从而更好地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需求。
张瑶(2019)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探析旅游者在夜游三江全过程中所接触的情景,通过对项目情景体验进行设计,从而提升项目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钟艺晴,王媛媛,代晓博(2018)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在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生态科普旅游的开发进行了研究,以文昌椰子大观园为例分析其开展生态科普旅游的情况以及特点,依据前人对于科普旅游的研究,结合文章设定的园区游客感知模型,在生态科普旅游开发的原则上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为文昌椰子大观园提供生态科普旅游开发策略,为景区开展生态科普旅游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由以上文献可以得出结论,提高游客感知质量,就是提高游客满意度,从而培养和维护忠诚顾客。因此,要想增大收益,占据更大的旅游市场份额,研究游客感知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女性游客研究综述
在关于游客的研究初期,国内外都忽视了女性游客的相关领域。卡拉#8226;亨德森,黛博拉#8226;拜尔列席基在《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中,在女性的视角下探讨了有关女性与休闲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女性游客的研究也渐渐多了起来。
表1列出了本文所检索的与女性游客相关的文献作者、其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从中可以看到,有9位作者选择了问卷调查法来搜集数据.而最近几年来,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上大众点评、携程等网上预订和评价酒店的网站的普及,基于网络点评分析酒店顾客满意度的方法也是很好的,本研究选取的文献中有2位作者是选取这种方法搜集数据。如果没有时间去一一发问卷去调查,选取这种方法也是很好的。同时,网络点评得来的数据会更多,更全面。
| 表1 关于女性游客研究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
|
| 作者 | 年份 | 数据来源 | 分析方法 |
| 1 | 苏红霞,李娜 | 2017 | 问卷调查 | 因子分析 |
| 2 | 陆恒芹,苏勤,赵爱民 | 2017 | 问卷调查 | 交互分析 |
| 3 | 韦绍兰,王金叶,夏禹 | 2017 | 问卷调查 | 百分比分析 |
| 4 | 黄琪 | 2016 | 大数据 |
|
| 5 | 宋丹萍,党春梅,袁省 | 2011 | 问卷调查 | 百分比分析 |
| 6 | 蔡洁,赵毅 | 2005 | 问卷调查 | 百分比分析 |
| 7 | 王芳,仇梦嫄,沙润,杨燕 | 2015 | 问卷调查 | 聚类分析 |
| 8 | 陈胜科,吴甫成 | 2012 | 问卷调查 | 百分比分析 |
| 9 | 邓敏; 李丰生 | 2001 | 大数据 | 百分比分析 |
| 10 | 虞蓉 | 2009 | 问卷调查 | 百分比分析 |
| 11 | 吴晋峰,李馥利,熊冰 | 2008 | 问卷调查 焦点小组访谈 | 差异化分析 |
苏红霞,李娜(2017)基于心理学S-O-R理论提出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与女性游客消费行为相关的数据,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女性旅游者消费行为做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旅游者的出游意愿、信息获取渠道、消费预算、消费结构以及购买倾向等受到多方因素影响。
陆恒芹,苏勤,赵爱民(2017)选择古村落女性游客细分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宏村为案例地,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女性游客的需求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尝试提出宏村旅游供给系统优化的策略,以期为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女性游客的行为特征也是各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韦绍兰,王金叶,夏禹(2017)通过发放问卷,从交通方式、住宿、餐饮、旅游项目选择、购物、信息获取途径等方面调查阳朔女性游客的旅游偏好。其研究结果表明,阳朔女性游客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整体偏高。偏好欣赏自然山水风光和观看当地民俗表演,同时也热衷体验性户外探险活动。女性游客在住宿、餐饮、购物中偏好理性消费,注重消费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更喜欢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旅游信息。
黄琪(2016)基于从女性游客的基本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着手,意在从这些现象中挖掘出女性游客在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的、本质性的内在规律,从而找出开发女性游客市场的突破口,并针对女性游客的这一性别特性分别从产品研发、宣传、服务和销售等方面去拓宽和提升女性游客市场的空间和余地。
宋丹萍,党春梅,袁省(2011)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对国内青年女性进行了调查访问,尝试对青年女性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动机、目的地选择、出游影响因素、信息来源、旅游方式、消费水平)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青年女性旅游者出游行为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旅游企业单位更好的制定旅游营销和发展策略提供实证数据支持和参考。
蔡洁,赵毅(2005)对女性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职业、月收入、文化程度)和行为特征(旅游目的、信息来源、旅游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女性旅游者出游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完善及促销方面探讨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四)小结
国内外学者对于温泉旅游和游客感知的研究比较多,研究得也很成熟。在温泉旅游方面,大部分学者会选择根据温泉旅游暴露出来的问题来提相应建议,对于温泉旅游业的发展研究主要从现在国内温泉旅游业的问题入手,同时提出优化提高措施,从而让温泉旅游发展得更好。游客感知质量也是各学者常研究的对象之一,对于游客感知的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分析游客感知的情况,为提高相关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策略,游客感知质量影响游客满意度,从而影响温泉旅游。
但是,国内外对于女性游客的研究相对就比较少,选取的数据分析方法也是最基础的通过百分比来进行分析,而将女性游客与温泉旅游结合起来就更少了。本文把温泉旅游与女性游客结合起来,关注女性游客的偏好,选取差异化分析更深入分析女性游客基于感知视角对温泉旅游的影响,进而更好开发女性游客的市场,创新意义较强。随着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女性游客逐渐占据温泉旅游市场,针对女性游客进行温泉旅游开发,会使温泉旅游更好的发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提纲
(一)摘要(abstract)
(二)绪论
5. 参考文献
[1] 钟淑丽.全民健康背景下漳州温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0,36(01):40-42.
[2] 杨太金,陈壮,杨雪莹,徐智慧.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01):146-147.
[3] 刘晓农.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06):179-184.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