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村庄选举中的派系竞争策略研究——以山东省G村为例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以来,包括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内的乡村治理实践成为各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但无论是实践工作者还是理论工作者,都会发现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导入,在其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某种变异,甚至造成制度的失效。寻其原因,就是国家的制度文本导入,遭遇了乡村社会的基础。可见,支配乡村治理的并不仅仅是严格的制度文本,而同时受种种隐秘机制运作的影响。其中,派系和派系竞争作为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政治社会现象就是影响乡村治理的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村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化。为保护和扩大自身利益,不同村民以利益为纽带,并借助各种社会关系结成了各种各样的派系,在农村政治生活中展开博弈。在西方政党政治中,竞选是不同政党的候选人在选举过程中追求选票最大化的过程。派系作为一个非正式的利益群体,显然以利益追求为其行为目的。在当下中国农村的村落社会环境下,派系竞争并非时刻保持着紧张状态,而是时断时续,但在村庄权力的重新分配之际却表现得特别突出。因此,三年一届的村级组织换届就成为村庄派系竞争的主要角逐场。在村庄社会派系化的背景下,村级民主选举中的竞选则是不同派系代表在选举过程中以派系为组织依托争取选票最大化的过程。派系组织在精英主导下借助相应的制度平台,根据力量对比的情势,采取一些颇具中国乡土特色的竞选策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政治风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通过对滨州市g村的村民选举事件的观察,梳理出在村庄选举过程中不同的派系的竞选行动和策略,并探讨派系在竞争中的策略行动对村庄选举和村庄治理的影响,发现村委会选举所存在的诟病,为进一步促进村庄选举良性发展问题提供参考。

2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首先,非参与观察。笔者将通过对g村的选举过程进行观察,了解村庄选举中的派系情况,并对各个派系在选举前的策略行动以及g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全过程进行观察。

其次,半结构式访谈。笔者将采用雪球抽样的方法,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经过村委会的重要成员的介绍,对村中各个派系的主要人物进行访谈;二是直接接触村民,选择对村庄事务较为熟悉的村民进行访谈。笔者在g村将会选取10名具有典型性的访谈对象,其中包括村委会干部、候选人及普通村民等,尽可能真实地了解他们对选举的态度、动机、选择及影响选举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第一,在研究背景方面,国家近些年来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对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条件,在此情况下,村委会作为联接政府和普通村民的枢纽,成为政策是否有效贯彻实行的重要环节,所以村干部的行为作风和办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与此同时,村庄日益派系化的形势也使得候选人的行动不再是一个个体的行动,而是一种集团性竞争行为。各个派系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对村民选举和村庄治理又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对村庄派系竞争策略的研究亦是在新背景下不可略过的探索方向。

第二,在内容上,强调对G村的系统分析,既有选举背景,又有选举流程;同时,对派系竞争对村庄选举和乡村治理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相对目前国内比较零散的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同时,在对派系的竞选行为进行描述时,并不局限于换届选举事件发生的前后一小段时间,而是拓宽视野,对选举前的较长时间的渗透于村庄生活具体事件中的竞选行为进行描述,进而形成动态的、流动的、生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分析结构。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5年6月: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村庄选举的相关文献,完成文献综述;

2015年10月:确定论文题目,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开题报告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