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互助会:一种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的研究——以南京市翠竹园互助会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社区参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现状、参与主体、参与动机、参与形式、参与问题等方面,但在参与主体的研究上多数为狭义的社区居民,而将某个典型的社区参与模式作为调查主题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本论文将在南京市翠竹园互助会的个案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社区自发组织的社区参与模式,弥补了学术界不足,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本次调查欲基于对南京市翠竹园互助会的初步了解,以理论结合实际研究其社区参与的模式,从中分析该模式的构成前提、形态特点和优劣势等,比较不同参与主体的社区参与的效果,参照国外公民参与的形式和成果,为翠竹园互助会的发展壮大提出几点建议,更加优化该社区的治理结构和参与主体的诉求渠道,促进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推动社区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参与观察法
本次调查将采用参与观察法,随同翠竹园互助会的成员,参与他们的活动,观察他们的日常工作,收集相关资料,从感性层面认识居民和相关组织在互助会参与模式中的行动。
4. 研究创新点
第一、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社区参与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较全面,本文将通过在南京仁恒翠竹园的实地调研,对该小区的民间组织互助会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该模式的优劣势,提出几点建议。
第二、研究视角。本次调研将不再局限在维权运动的事例中,而放大到社区参与解决人情冷漠、居民缺乏归属感以及促进公民意识觉醒的更宽泛的领域中。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1、2013年4月10月,文章选题,进行文献检索,并向指导老师咨询有关情况,选择调查地点。
2、2014年1月,进行操作化研究,定义测量变量及测量指标,设计访谈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