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苏历史文化名镇价值挖掘与利用研究 --以溱潼古镇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201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将文化部、国家旅游部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这为我国文旅融合的发展提供了顶层制度支撑和机构支撑,成为我国文旅融合发展的里程碑。本研究将以文旅融合为背景条件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价值的挖掘与利用路径,从而对历史文化名镇当地的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指导。
(一)理论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及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拟选取溱潼古镇这一历史文化名镇为研究对象,根据文旅融合社会大背景,希望通过调查历史文化名镇这一特定的传统文化具体承载物,挖掘其文化旅游资源,阐释对名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围绕名镇所具有的价值,提出名镇利用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通过案例进行实践,结合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剖析保护过程中基层政府的保护意识不强、忽视文脉传承的过度开发、资金和土地的制约、同质化倾向较为突出以及原住民参与不足等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提出开发策略,以价值研究为导向,基于保护地各项价值特征的保护与延续,针对区划制定、山水环境保护、内部格局保护、建筑风貌保护以及文化脉络保护等探讨保护措施制定的系统方法,为推动当地文化保护建设,推广当地本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言。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调查法(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及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溱潼古镇当地政府官员和居民进行实地调查,系统掌握其在保护利用的现状、有待突破的困境和可借鉴的发展对策。
4. 研究创新点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价值挖掘与利用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内容选取了历史文化名镇为主体对象,讨论历史文化名镇价值挖掘利用。以溱潼古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类型进行了探讨,准备尝试从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将重点探讨文旅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在历史文化名镇研究上的缺失点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一、2019年10月21日-2019年11月20日: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进行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二、2019年11月21日-2020年2月25日:前往溱潼古镇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政府官员及居民等发放问卷以及进行访谈,对当地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进行观察;
三、2020年2月26日-2020年3月30日: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