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中国古诗日译的可能性研究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诗歌意象享誉国内外,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走向世界。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翻译中国古诗的历史更为久远。日本主要采取汉文训读的方法进行直译,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古诗的文字和意象,与英译相比有着形式上的优势。但汉诗的形式、韵律、修辞等语言因素以及汉诗中的地域文化、历史典故、民族美意识等文化因素都是根植于中国的语言特质和文化传统,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汉诗独特的形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回顾中国古诗向日本传播的历史,基于此对中国古诗在日译中形式、韵律和意象进行分析,以探讨中国古诗在日语翻译中的利与弊,对今后日语翻译的理论研究和日语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为社会各方共同推进中国文化精粹走出去提供参考意见,以此坚决贯彻文化自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在确定课题初期,通过对中国古诗翻译的历史及汉文训读法、韵律和意向等方面资料的大量调查和研究,为后期论文的撰写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对比分析法:有区分地阅读并分析中国古诗日译的作品,比较中日两国译者对中国古诗翻译的侧重点与形式、内容和手法的不同,并分析其利弊所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一、丰富日语翻译的理论与教学实践

首先,古诗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这无疑是令人骄傲的,但翻译语种的不平衡性更加值得注意。关于古诗英语的研究理论已经十分成熟,如许渊冲的“三美论”。关于古诗英译的论文和研究成果更是不计其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诗日语翻译的相关研究却十分缺乏。

其次,在本科学习期间,与日语相关的专业课大多集中在将日本优秀的文化、历史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同学们,但忽视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翻译成日语这一方面的练习。导致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趋于单向,身为一个外语学习者不能担任起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和文化的沟通桥梁作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中国古诗日语的可能性进行系统的分析,丰富现阶段本科教学的课堂内容与教学实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9年6月-8月:在日本对不同中国古诗的翻译进行搜集对比,确定课题;

2019年9月-11月:整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资料,了解现阶段中国古诗日译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

2019年12月-2020年1月:以前两阶段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当下我国文化自信的热点,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