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和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中韩贸易合作不断加强,中韩若能建成自贸区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推动整个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虽然中韩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实力极强的国家,但彼此之间却未建立任何实质性的自贸协定,这与两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并不相符。
因此,研究中韩自由贸易区有两个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研究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在理论上实现和发展自由贸易区理论,为自由贸易区理论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实践论证;(2)现实意义:中韩作为东亚地区最具经济实力的大国,其经济发展决定了整个东亚地区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但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现如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之一,却并未建立任何实质性的区域合作协议,非常不利于各自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东亚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研究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促进两国自身经济的发展,带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维护东亚乃至世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本研究主要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韩建立自如果贸区会产生的经济影响。笔者从宏观经济影响层面分析经济增长、福利和贸易变化以及微观产业层面特指敏感产业贸易变化。从而得出中国可以开放的优势产业和有待保护的敏感产业,对政府以后采取政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描述性分析: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国比较优势和劣势产业的贸易情况
对比分析:将中韩十年间贸易数据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分析和预测如果自贸区建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微观优势和敏感产业的影响。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运用GTAP模型分析中韩如果建立自贸区对中国贸易产出、价格、福利的影响,以及对微观的优势和劣势产业的影响。根据中韩贸易数据和模拟的结果分析给出中国可以在哪些比较优势产业开放获得怎样的福利以及保护哪些比较劣势和敏感产业避免冲击,从而给出政策性意见。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1月-2月 数据的查找,整理及统计分析;
2014年2月-3月 模型的建立及修正;
2014年3月-4月 论文的整体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