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角色绵谷升解析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村上春树是现今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关注人内心的精神世界以及其中的问题,尝试去表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不经如此,他通过写作,试图寻找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的根源。例如针对1995年东京地铁发生的沙林毒气事件,他对事件的被害者与奥姆真理教的教员进行了采访、写下了《地下》和《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奇鸟行状录》在追寻社会问题的暴力根源中我认为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村上其他的作品中,对于恶这个东西的描写都是模糊或者是部分的,而在这部作品中他尝试直面恶这一个观念,去表现去展现这个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小说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意义。其中,对于恶的表现基本集中在了绵谷升这个反派角色上,对于这个角色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认识村上所要给我们展现的那种观念,同时去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

《奇鸟行状录》在时间上来说还算是比较新的一部作品,到现在为之以其为对象的研究并不多。这之中主要是以解析小说含意和部分细节讨论为主,人物解析这一块可以说还没有。但是这些已有的研究中传达的一些观点为这次的人物解析提供了重要的暗示。另外,村上春树其他作品的内容也与本次的研究关系密切,联系相关文献,能更全面地支持和概括观点,在可行性上没有太大问题。

现代社会,恐怖世界频繁发生。虽然总体处于和平局势,但局部动荡,各种社会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了不安。本研究把恶这一观念不止是停留在一个人的身上,而是像《奇鸟行状录》所要展现给我们的一样,更深入地在人心中寻求答案。不仅如此,不只是一个人,寻找而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根源。因此,该研究或许能为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视点。

参考文献

[1]林少华.暴力,就是打开日本的钥匙关于《奇鸟行状录》[M].奇鸟行状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林少华.之于从村上春树的物语:从《地下世界》到《1Q84》[M].外国文学,2010.

[3]村上春樹.少年のカフカ[M] .新潮社,2003.

[4]村上春樹.ノルウェイの森[M].講談社文庫,2004.

[5]小林陽一.村上春樹論―『海辺のカフカ』を精読する[M].平凡社,2006

[6]村上春樹.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M].新潮社,2009.

[7]遠藤伸治.村上春樹『ノルウェイの森』論[J] .近代文学試論,1991,29期.

[8]遠藤伸治.村上春樹『海辺のカフカ』論--性と暴力をめぐる現代の神話[J].国文学攷,2008,199期.

[9]村上春樹『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高い壁と卵[J].学苑文化創造学科紀要,2013,第八七七号.

[10]野村広之.『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第1部第2部における「マクガフィン」[J].北里大学一般教育紀要,2013,18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明确《奇鸟行状录》中绵谷升这个角色的作用,理解借由他所表现出来的恶的性质,总结出该作品中所表达的恶这个观念。

研究内容

一.分析《奇鸟行状录》中的有关情节,找到绵谷升这个人物的相关细节,对其性格及行为模式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明确作者想要表现的该角色的印象。

二.文献及作品内容对于绵谷升所表现恶进行概括。

三.将上述所得结论与村上其他作品中带有暴力成分的角色进行比较和修正。最后得出《奇鸟行状录》中所要表达的恶的实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奇鸟行状录》中绵谷升的人物形象,与主线故事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插曲的联系。

二.作品借绵谷升这个人物想要表现的恶是怎样一种形态。

三.绵谷升这个角色和村上春树其他作品中带有暴力色彩的人物之间的异同。

四.《奇鸟行状录》中所要传达的对于恶的观念。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对原著进行精读,捕捉相关细节联系。

二.阅读《奇鸟行状录》相关的文献,与原著细节结合提出观点。

三.分析村上春树其他作品中与研究相关的因素。

四.结合对其他作品的研究得出更全面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可行性分析:《奇鸟行状录》的日文原著已经有入手途径,研究相关文献所提供的观点充足。其他相关作品的中文版已经阅读完成。日语表达论文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无障碍,可行性良好。

4. 研究创新点

一.在作品的大环境下分析人物,但并不止于人物在作品中的定位,而是更深层的去了解人物所表现的一种观念。

二.由于《奇鸟行状录》在故事上直面恶这种观念,能比其他村上的作品更能把握他本人的文学观。同时,与其他作品相关人物的比较更能凸显绵谷升这个角色在作为一个表现观念的媒介上的一个完整性和全面性,为结论上所得出的恶这个观念提供充分的可信度。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3月1日3月31日 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原著进行精读,对文献的观点整理进行整理,大致拟定论文框架。

4月1日4月8日 联系各类文献观点,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写作思路。

4月9日4月30日撰写成初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内容,修改不足,补充遗漏,做好完成前的最后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