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后对中韩两国经贸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在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的背景下,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挑战,作为世界经济三大板块之一的东北亚地区国家改变过去依赖于多边贸易体制的传统,均迅速启动了自己的fta(自由贸易协定)发展战略。
但迄今为止,东北亚地区国家间仍没有缔结任何多边甚至双边fta,这与世界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热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所在区域为依托,而中韩双边贸易起步是推动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实现最可能的途径,由中韩双边贸易逐步过渡到中日韩三边fta,形成双边促多边发展,推动东北亚地域的整合。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本研究通过对自由贸易区理论、中韩双发经贸关系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可行性分析研究论文的阅读,在系统的对文献整理和调研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的预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对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后中国应对机遇与挑战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内容:对中韩想过经贸情况进行精确描述,采用rca指数和tc指数来分析中韩商品结果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用iit指数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同时,将对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和投资关系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并通过双边经贸的发展和数据信息的反馈来预测今后中国贸易的发展趋势。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现实分析与历史经验比较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在对我国贸易进行现状分析时,运用竞争力指数、rca指数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在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区对我国贸易影响方面,分为两部分。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历史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法等,将贸易结合度、竞争性和互补性、贸易专业化、经济效应等方面结合起来,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通过对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相关度、互补性和竞争性的研究可以更好的验证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有助于对中韩自贸区建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本文还着重研究分析了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韩两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与建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12月2015年1月上旬,收集文献资料,全面地完成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撰写文献综述,整合现阶段国内外学者专家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2015年1月下旬2月底,通过网络、文献、年鉴等多种渠道获取数据,并分析处理数据。
采用tc指数和rca指数来分析中韩商贸关系的互补性和相关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