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宝应县藕产品出口的影响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当前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并且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和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更加支撑了人民币的升值,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一方面会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增加进口量;另一方面,我国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将会提高,可能会相应地减少出口量。
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我国的农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可能会相应提高,不利于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国外农产品将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进入我国,在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对我国农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因此研究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具体影响及其传递途径,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三、拟解决关键问题从汇率角度研究对农产品贸易影响情况,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做出了很多理论实证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他们的研究大都基于一国总体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沿着弹性理论或j曲线效应进行汇率传导机制的验证或推导,笔者也认为汇率对农产品贸易影响也从两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是汇率变动影响机制受到哪些条件限制,如可能存在农产品弹性、滞后因素、制度因素等;另一方面需考虑农产品这一特殊产品的性质,如供需情况、季节因素等。
笔者拟以一县级市为特定区域,以当地占有出口优势的藕产品为对象,选取2008年至2013年季度当地某进出口公司藕产品出口量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汇率变化对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通过这一较小切入点澄清汇率对农产品贸易传导机制的理论,对最后的结论进行合理的因果分析。
就此课题主要拟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汇率变动对当地藕产品出口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影响?第二、产生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第三、针对此问题对当地政府应该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目标即通过前人相关理论的学习验证和实证分析解决主要的三个问题,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利用计量模型,得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当地藕产品出口量的关系,然后就此结论进行合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此对当地政府提出政策建议,为当地增加贸易创收。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五、研究方法 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并将理论分析与当地藕产品实际贸易情况相结合,分析检验人民币升值是否影响当地藕产品对外贸易;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量经济学中成熟的量化模型分析方法为工具,在介绍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理论的基础上,以人民币实际汇率,当地藕产品出口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对人民币升值和当地藕产品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给出合理的结论。六、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分析:由于本论文需要到当地公司收集近年来贸易出口量情况,而此数据一般不属于内部资料,因而通过交流沟通可以获取数据,因此本论文不需要经费,经济上可行。 2、社会可行性分析: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在于帮助当地政府认识汇率变动对藕产品贸易出口量影响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当地带来贸易创收,增加社会效益,所以本研究可以得到广大社会支持。 3、技术可行性分析:本论文拟采用SPS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该软件在经济模型计量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和权威认证,因此在将数据输入软件,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技术上可行。七、技术路线 (见附件)
4. 研究创新点
八、特色或创新之处 以往的研究因为选取数据的时间段不同,所以各位学者研究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本文拟采用 2008 年至 20013年的数据,用最新、最全面的资料研究该问题,以求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
另外,以往的研究多数是从宏观进出口整体上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而农产品这一特殊产品受季节区域影响大,宏观上分析可能会出现一定误差,本文将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一特定区域特定农产品影响,切入点小,易于得出较准确的结论。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九、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目前3月1日,寒假期间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并进行数据分析,在自查的基础上完成中期检查表,网上提交中期检查材料。
完成前三个部分论文内容。
3月4月,完成剩余部分论文,初步形成论文草稿,交给指导老师审核。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