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以西藏日喀则市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题目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l沃思[1]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中提出了城市性(urbanism)的概念,并提出了城市人口与区位的三个特点:众多人口、高人口密度和高人口异质性,认为城市具有与乡村不同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
所以,对农牧民的培训有助于农民工实现现代性。
李娟娟说[2]近年来关于农民工及其培训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的角度、方法、层次、侧重点也更加丰富,但是区域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加强农牧民培训,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通过调查西藏日喀则市农牧民技能培训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借鉴其他地区解决农牧民技能培训的举措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本市农牧民技能培训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内容: 1:调查西藏日喀则农牧民技能培训的现状 2:对日喀则农牧民技能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日喀则农牧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导师推荐、图书查询、学术论文、政府有关文件、相关网页的浏览,搜集了较为丰富的国内外关于妇女技能培训研究的理论资料和数据,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理论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牧民妇女技能培训方面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探讨解决西藏日喀则农牧民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存在问题的策略。
2:访谈法:对日喀则市劳动局就业培训部门工作人员和部分参加技能培训的学院进行访谈 二、技术路线(一):文献回顾:(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现状 (3)西藏日喀则农牧民技能培训现状的研究(二):收集资料:收集日喀则市农牧民技能培训的相关资料,对劳动局就业培训部门人员和几位学员进行访谈(三):构建研究框架:(1)日喀则农牧民技能培训的现状 (2)日喀则农牧民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日喀则农牧民技能培训提出改善的对策(四):形成论文 三、可行性分析 1.通过从地方劳动局获得了关于日喀则农牧民技能培训的相关资料,对本论文提供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是在参考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作出了一些改进与创新,主要体现在: 1.选题新,目前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研究文献比较多,但对农牧民技能培训研究尚未细分,并且本研究是以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技能培训培训为研究对象,在一定意义上充实了在就业培训对象范畴。
2.多种研究方法的相互融合,运用文献检索方法,收集当地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料数据,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结果进行分析。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方法,找出日喀则地区农牧民技能培训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套适合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方特点的农牧民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5年2月底,完成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并按时提交开题报告; 2.2015年3月中旬,完成访谈设计工作,并进行初调查; 3.2015年3月底完成全部访谈并归纳分析; 4.2015年4月中旬完成论文的初稿; 5.2015年4月5月进行论文修改;答辩并提交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