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关于日中对“秋”所持季节感的比较研究--从汉诗、和歌着眼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在阅读和学习中日两国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典的汉诗、和歌中有着大量的以季节为题材的作品;而在季节题材的诗歌中,关于秋的作品又占有很大的篇幅。秋天是最易引发文人骚客抒感伤怀的季节,关于秋的众多景物、意象也是表达情感很好的寄托,而自古以来悲秋也是我国诗歌作品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受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悲秋这一题材也在日本的诗歌作品中有着一定的展现和延续;然而,通过对日本的汉诗、和歌作品的整理分析发现,日本人的悲秋情感的表达,似乎更侧重于其物哀思想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此外他们对于秋天还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这与中国悲秋诗的表达以及对秋的情感有着微妙的差异。通过分析研究日中对秋的情感的表达与侧重,以及两者差异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原因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两国在季节感、自然观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在这样的自然意识下的两国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差异。

国内外研究概况:关于对汉诗、和歌中的季节性作品分析方面,中日两国的学者都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如刘德润所著《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万芳的《日本古典和歌中花雪月的美意识研究》,徐徐的《日本和歌中的秋之红叶美》等文章中,都对以各种秋季景物为题材的诗歌作品进行了赏析。而在季节意识,尤其是对日本人的季节感研究上,也有着一些先例,如石森延男、蒋娟娟曾在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发表文章《日本人的季节感》。

应用前景:通过对先行研究的总结分析、以及更深一步的探究,对于理解两国的季节意识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了解日本文化有着辅助性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从汉诗、和歌着眼,分析日中两国在对于秋的情感表达和季节感方面的差异,并探究造成其差异的原因。

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列举以秋季主要意象为题材的日中诗歌作品,通过赏析分析其所表达的情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本课题研究方法:文献。

技术路线:在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原则以下路线进行分析:

1.对比在同一种题材上,两国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何不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从汉诗、和歌这一独特视角着眼,抓住季节性诗歌与季节情感的联系这一点,并且不仅做单方面的分析总结,而是将中日两国进行对比并探究其原因。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如下:

前期工作(3月15日3月31日):查找关于这一论题的相关资料,对先行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拟定论文的大致思路框架。

中期工作(4月1日4月15日):根据拟定的框架以及老师的指摘,理清具体思路,开始初稿的整理写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