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视角下民族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广西柳城县古砦仫佬族滩头围村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1.丰富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乡村是居民的生活生产基盘,乡村旅游是发生在居民社区中的活动。
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旅游社区,相对于国家控制或市场手段,基于社区视角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更有明显优势[1]。
但由于传统政治经济体制束缚和对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的追求,使得在具体实践中,社区方法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城镇的发展建设的推进,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乡村性在逐渐减弱,如何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以社区营造理念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滩头围村乡村旅游社区营造因素及提出社区营造视角的滩头围村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策略,将社区营造进一步与国内乡村实践相结合,为国内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主要从绪论、相关研究综述、基础理论阐述、实证研究和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着手。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3种: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社区营造及民族村落乡村旅游社区视角研究方面有关文献的查阅,梳理相关理论。
分析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社区营造相关问题,为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框架。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视角本项目研究选题建立在新兴问题上,与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
且目前关于以社区营造理念为指导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研究稀缺,所以本研究项目在理论研究的角度具有创新意义,同时由于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研究还刚起步,关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民族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
2.研究方法本项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及spss分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为广西柳城县古砦仫佬族滩头围村乡村旅游社区营造机制提供建议出发,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可操作性较强。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4月~2016年10月:资料查阅、文献综述、选题阶段,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导师批阅;2016年11月~2016年12月:依据评阅后的开题报告,理清论文思路,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计划,实地调研相关乡村旅游地及相关部门,完成问卷调查及数据整理,撰写调研报告;2017年1月~2017年3月:撰写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评阅;2017年4月~2017年5月:根据导师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定稿;2017年5月底~2017年6月:参加论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