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某居住小区中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生活小区的用水量和中水排放量越来越大。
由于小区位置分散,收集输送难度较大;小区绿化、水景等引起用水量不断加大,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缓解水资源危机,建立小区中水处理站,这是解决现有生活中水排放污染及及解决用水不足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经过经济技术比较,选出合适的中水处理工艺,并进行设计,处理后中水能满足《城市中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及《城市中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的规定。
研究内容:南京某居住小区现有住宅50幢,其中二十八层高层住宅8幢,十二层小高层住宅10幢,六层普通住宅32幢,共4096户,按每户3.3人计,共约13500人。
每户均配有大便器、洗脸盆、洗涤盆、洗衣机、热水器和淋浴设备。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建筑小区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a.建筑小区中水处理工艺小区中水的水质与城市中水水质是相近的,但在选择小区中水的治理工艺时,应充分认识小区中水本身的特点,选择适用的工艺。
目前,较为常用的传统处理工艺流程有:以上几种工艺,除第一种采用物化处理方法外,其余均采用生化处理方法(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
第一种工艺适合于对处理程度要求不高,水量较小的小区中水处理中,具有占地面积小、异味小、管理简单等优点,但污泥产率高,运行费用也较高;第二、三种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停留时间短、易挂膜、可以实现设备化等优点,尤其是第三种工艺以水解池取代功能单一的初次沉淀池,有利于节能降耗,同时可以达到污泥稳定减容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该工艺脱氮效果不理想,同时在末端必须设有沉淀池或气浮池,增加了处理工艺流程和投资;第四种工艺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反应器技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潍水装置,使得曝气、沉淀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进行,它具有处理流程简单可靠,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4. 研究创新点
①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
②产生的臭味少,污泥产量低,不产生污泥膨胀,运行安全可靠。
③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月01日3月20日查找资料,阅读文献;3月21日3月31日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佳工艺;4月01日4月30日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基本尺寸,进行平面及高程布置,并进行初步预算。
5月01日5月14日进行计算机绘图;5月15日5月30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的撰写以及毕业答辩的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