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在学习日语被动态时的难点及误用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背景及意义语言作为两国沟通的桥梁,在两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沟通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研究语言不仅要注重语言本身,更应该以语言为契机,了解日本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中日对比学习中,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本文拟研究以下内容1) 中日各学者对于日语中被动态的分类和研究,总结归纳共性和特点,探讨这一语法自身在理解时的困难点;2) 日语被动态与汉语的被字句的对比研究,以中国人的视角研究。
在学习日语的被动态时母语对其的影响;3) 日语专业的本科生对日语被动态的使用情况,存在的误区;4) 总结归纳,并向日语专业的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2.研究目标:通过探讨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被动态时的困难之处,并具体地分析存在的误用,能够帮助同学们思考自己学习中的误区。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1)文献法。
通过图书馆借阅以及互联网搜索等方法搜集资料与书籍,选出所需文献加以研究和参考,主要包括日文原版资料和中文资料两方面内容。
2)问卷调查法。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对于日语被动态的研究偏重于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也大多采用记忆背诵的方法,生搬硬套,导致实际运用时出现各种错误而不自知。
本文以自己作为大学生的视角来撰写,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困惑,接近现实运用,具有实用性。
而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力求客观科学。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10月11月,收集资料并设计问卷;2016年12月,开题报告的撰写与审核;2017年1月中旬,发放问卷并回收,收集样本进行数据分析;2017年2月3月,撰写毕业论文正文;2017年4月,毕业论文的修改;2017年4月26日,毕业论文定稿;2017年5月,准备毕业论文的答辩;2017年5月24日,毕业论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