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伪中国语”看汉字在日语意思表达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意义:伪中国语是伴随着网络聊天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标准日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语言的变异。伪中国语以其简单快捷、诙谐幽默的特点不但在日本网民众流行,由于伪中国语的特点,作为不懂日语的中国网民也能略懂一二。
伪中国语属于网络的聊天用语,广义来说是属于网络用语。网络语言是一个相当年轻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系统的探讨、分析既是适应网络语言发展的迫切需要,还可以为语言及其变体的流变留下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推动网络语言研究向纵深发展。本论文在讨论伪中国语这一网络语言特点,分析伪中国语流行背后中日社会现状的同时,追根溯源,通过社会、文化语境等变迁,对日语中汉字对于日语意思表达的作用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进行日语或汉语学习的学生来说,同形同义、同形异义词的研究,有助于强调相同汉字字形下的不同语义以及不同义项的用法,避免望词生义以及词语滥用;有助于我们把握这些同形异义词与汉语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领会词义,使我们的日语学习不仅是词汇量的增加,而更多的是深入到日语的构词特点、日语与汉语的联系与区别的层面;有利于我们在日语学习可以更准确和深刻地理解认识日语词汇,更得体更有效地运用,从而使我们的日语词汇学习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和深度。
国内外研究概况:伪中国语作为日本新兴的的网络用语,有关的直接研究文献比较少,只能从直接的伪中国语语料的搜集入手以及参考有关网络用语研究的文献。如冉育彭.的《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探析》、黄艺的《网络流行的日语词汇研究》等;而在中日词汇交流方面,中日双方都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如司趁云的《基于汉日同形词的中日语言文化浅析》、万玲华的《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
1)将伪中国语作为切入点,搜集伪中国语的语料资料;将其作为问卷调查的内容。
2)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比两组数据的准确率,比较得出汉字在日语语义表达中所占大致比例。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在论文初期的确定以及研究细则的确定方面主要采取文献综述法。通过对以往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阅述进行深入阅读,了解伪中语方面的研究现状、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以及评估其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发展;学习学者的研究思路,从而对研究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2)样本调查法 在阅读文献,理论探究的基础上,设置有关伪中国语的调查问卷。在高校内日语和非日语专业进行问卷采样,收集后期研究开展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获得样本的年级分布,专业情况等相关数据以及切身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4. 研究创新点
1)伪中语作为比较新的网络用语,对其进行的学术研究从未有过报道。以伪中国语为切入点来探讨汉字在日语语义表达中的作用的课题也较为新颖。
2)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用数据来分析汉字在表达日语语义的作用。深入分析其原因,探讨同形词语在中日语中词义的研究。由点到面,由浅入深。
3)就论文而言,所写课题从伪中国语看汉字在日语意思表达中的作用为较新颖的内容,此前研究较少,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接触和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伪中语近况;学习并研究中日同形同义及异义词含义、分类、重点等相关知识;
2)整理资料,设计、拟定并发放调查问卷;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