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广告语中修辞的使用对比 中日の広告言語における修辞の用法比較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仅仅依靠实力依靠努力未必就能成为赢家,再香的酒也不能不怕在深巷中,因此广告业便在身边兴起了。如今广告形式多种多样,但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广告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广告中包含丰富的修辞手法,这使得广告更加精彩。
广告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广告。而广告语言作为广告表现形式的一种,也是备受关注,是值得研究的社会语言现象。以往的广告研究中,研究汉语广告语言、日语广告语言、中英广告语言对比等领域较多,但对比中日广告语言的成果极少。本文将从中日广告语对比出发,探讨广告语中修辞的类型、功效、异同点及注意事项。
中日两国在修辞的发展历史上有很大渊源但又有各自发展的道路。日本在明治年间先于中国引进了西方的修辞学。二战之后,日本时刻关注着西方修辞学的动向,一旦发现欧美等国有什么新的成果就马上加以吸收学习。与之相比,中国是通过学习日本,因此也就晚于日本才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修辞学的。在之后的发展中汉语修辞对西方修辞学动向的反应并不敏感,墨守成规的现象比较突出,对于西方修辞学历史和发展的介绍乃至学习借鉴缺少热情,动辄以我国自古有之,为由避而不谈西方修辞学。相对于日语修辞在观念的更新上所显现出的好学上进,汉语修辞在观念的更新方面显得保守和消极。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语言反映文化,体现文化又是文化载体。广告语言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日两国语言特征不同,文化亦有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就中日两国不同的广告语言表达和产生这种不同之处的文化原因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中日两国的广告在修辞使用上的异同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同时在中日两国广告语中的修辞对比中,既要系统整体对比,同时也具体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双关等,从具体对比中分析出异同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主要研究方法是运用文献检索法。首先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确定课题检索标志,以确定所需文献的作者、文献类号、表达主体内容的词语和所属类目,进而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
第二是搜索阶段。搜索与研究有关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并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还可以通过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资料。最后是加工阶段。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工作。
具体方法有1、顺查法。按时间范围,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按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一般可以查全。查找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而查出的结果基本上也可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此法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2.逆查法。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始点,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有利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不太关注问题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易漏接。3.引文查找法。以已经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在于文献涉及的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这种回溯过程往往会找出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但易受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及主观随意性的影响,资料往往比较杂乱。
4. 研究创新点
①综合考虑广告和修辞自身的特点,将广告与修辞相结合,系统分析中日两国的异同点
②比较研究知名著作,在此基础上分析结论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①2016.12-2017.2 文献检索、资料整理、理论研读;
②2017.2-2017.3 文本细读,文本比较;
③2017.3-2017.5研究论文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