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静态贸易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经济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球性的多边贸易谈判难度越来越大,进展缓慢,因此实现经济全球化所遇到的困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而双边或区域合作则范围较小,谈判和实施均较为容易,于是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以减免关税和经济技术合作为基本内容的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组织开始出现,并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出我国在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进而分析各贸易效应对我国福利的综合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研究内容:
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此论题所著研究文献的综述,提出研究的方法和本文基本思路、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带来的静态贸易效应进行分析。
其中,理论分析采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主要是关税同盟理论,研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和东盟所带来的影响。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利用中国与东盟以及世界上其他经济组织国家的贸易流量,主要从我国的角度考虑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带来的静态贸易效应。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 使用较新的数据,使研究成果更符合现实。
2. 在原有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自变量与虚拟变量,完善了模型。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 2017年1-2月完成论文的基本理论分析及数据的下载整理
2. 2017年3月上旬进行数据的软件分析及运行结果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