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身体惯用语对比研究——以“目”为中心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惯用语和身体词汇是汉语和日语中普遍存在并带着显著的文化,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
与人体有关的惯用句分别在中日两国语言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但文化底蕴的差异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和体验。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中日关于目的惯用语的对照,找出两者的异同之处,弄清目在惯用语中发挥的作用,隐喻和转喻在惯用语意义的形成发挥的作用及惯用语背后折射出的不同的文化意义和思维方式。
确定理论框架,明确所生成惯用语的认知机制;基于隐喻和转喻角度对有关目的惯用语进行分类;分析比较转喻和隐喻在两国与目有关的惯用语中所起的作用;探究其形成背后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和思维方式。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① 文献研究法。
搜集中日与目有关的惯用语;查找有关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的概念。
② 定量,定性分析法。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本课题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从隐喻和转喻视角,考察日汉惯用语的意义引申,探究中日两国人民在对同一身体器官的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2017.9.27 查找中日与目相关的身体惯用语及语料,文献综述定稿2017.10.24 论文开题答辩,与导师讨论,确定选题,完成开题报告2017.10.25 论文最终定题 2017.12.11 论文中期检查,完成中期检查报告2018.1.7前 完成论文初稿,从 隐喻和 转喻进行分析对比2018.2.28 论文定稿 2018.3.21 毕业论文答辩 2018.4.11论文最终稿上传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