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心理与非理性消费的相关性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娱乐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的方式的更新换代,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全民造星已成趋势,偶像养成系列越来越成为当代追星的主流,由此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推动力——“粉丝经济”,并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题旨在研究追星族,即“粉丝”,在追星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且分析在何种情况下,粉丝会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二者之间又有何种相关性联系,才会导致这种消费行为的产生,并由此对不同情况下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在当前全民造星的大势环境下,不同的粉丝心理会对粉丝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厂商利用粉丝心理的变化来刺激其产生消费行为,在一定情况下甚至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探究粉丝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会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并对未来粉丝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本文在探究和撰写过程中将主要运用调查法,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也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内容进行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在校生为例,线上线下分发问卷同步进行,计划分发问卷100份,性别分配尽可能均衡,以求达到最准确的结果。
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选题具有实用性: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粉丝消费在人们日常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精神层面更加关注,寻找释放精神压力的突破点,在偶像身上寻求安慰,这种现象在当下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以80、90、00后为主力军,其自带的消费能力也较强,因此此项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无论是对广大的广告商亦或是正在“追星前线”的主力军,方便二者找到消费和刺激消费的平衡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选题具有前瞻性:2018年作为“偶像元年”,广告商依靠新晋爱豆的宣传号召能力来提高商品的销量,并尝到了甜头。因此,在更多选秀节目出现的2019年,如何利用粉丝这种心理来制定销售策略,如何正确选择明星进行代言,并且如何防范爱豆市场趋向饱和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粉丝消费疲软现象,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的研究都注重于分析粉丝经济的产生和明星效应对粉丝消费的影响,很少有进一步分析粉丝心理的变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探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1、2018年3月:找导师进行探讨,思考选题,确定选题及研究方向
2、2018年4月-6月:根据选题和研究方向研究目标,阅读大量文献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