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以南京市南湖公园为例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471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 课题的意义
在“城市双修”背景下,考虑如何为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提升城市功能、积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城市空间转型和品质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化的载体和独特的魅力源泉,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特色风貌的营造。毕业设计以新时代背景为前提调研南京地区城市公共空间,并选择一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研究设计。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 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对南京特定城市公共空间在新发展环境下发挥更好作用做出新的规划设计,营造高品质、生态、利用率高、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特色与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空间句法、综合量化分析、公共参与设计法、活力因素设计法等。
3.2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在传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加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空间句法、综合量化分析、公共参与设计法、活力因素设计法等,结合量化分析,更加科学的进行设计,更好的体现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1 研究计划
2018.1-2018.3.10为相关理论收集整理阶段。
2018.3.11-2018.3.27主要为现场调研,了解现场概况,收集整理可参考方案。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