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营小剧场营销策划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603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小剧场戏剧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的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物质基础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追求。此时,主流的戏剧具有着高度的商业化,符合资本家们的口味,缺少深度的精神内核,剧场的艺术性遇到明显的危机。此时小剧场运动渐渐露出了头脚,它们与主流的商业化戏剧产生对抗,具有强烈的先锋实验的精神。此后,运动逐渐在其他国家流行,产生了众多具有探索精神的小剧场戏剧。
国内的小剧场运动萌芽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之后,此时已经具有了雏形。随后的发展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息息相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戏剧开始复苏。中国小剧场的盛行是以20世纪80年代为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此时中国的戏剧以严肃戏剧为主,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和使命感的内核,由于其题材及表演方式的老旧与死板,逐渐在文化市场中处于劣势。恰逢此时,中国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人民的思想得到了新的解放。以林兆华导演的作品《绝对信号》为标杆的中国小剧场运动拉开了序幕。中国的小剧场运动,催生了商业戏剧的发展,他们寻求突破体制的道路,向民间寻求力量。此时的小剧场戏剧,在商业化探索的同时,保留着先锋实验的性质,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四、研究目标
通过互联网、学校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认真研读,熟练掌握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知识,详细了解国内小剧场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前提深入研讨南京的小剧场特点。依托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手段,找到南京小剧场戏剧的受众及偏好,分析其消费意愿,从营销等角度提出民营小剧场发展的优化策略,制定正确可行的营销发展目标,使南京的民营小剧场能够拥有长久生命力的运营下去。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分析研究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2)专家咨询法:走访剧场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以便对我国小剧场的管理及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4. 研究创新点
十一、特色或创新之处
南京地区民营小剧场是一股新新兴的力量,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一部分。此题目国内研究较少,少的研究案例更能激发创造力,可供发挥的空间很大,以文化产业为营销主体更具挑战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十二、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2019年1月5日——2019年2月5日: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