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相关谚语的研究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以“猫”为例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390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交流符号,更是反映人们精神交流的文化现象。同时,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谚语作为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和传播的民间语言,更能充分地表现出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理。虽然谚语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组成来说只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但是谚语却能真实地反映出该国家在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变革、人民生活状况等方面的诸多不同。因此,要想弄清楚谚语所表达的含义,仅凭语言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了解文化方面的要素。这样一来,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掌握日语谚语的表达形式,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
动物与人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人类往往在很多时候都习惯于通过有关动物的谚语来表达和体现自己的感情及思想活动。其中,猫在日本的动物谚语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日本人对于猫有着十分高的评价。奈良初期,为了使佛教经典著作免于鼠患危害,日本从中国引入了猫。到了明治时期,猫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掀起了一股养猫的风潮。到了现代,猫对于日本人而言,已不仅仅是宠物的存在,更是能够一起生活的挚友,在日本甚至形成了十分独特的“猫文化”,猫融入了日本的语言、文学作品、文化产业、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作为人类家庭成员中的一员,猫的一举一动尽在人类的关注之中。因此,日语里与猫有关的词汇、谚语、熟语也是屡见不鲜。在这基础之上,本论文将选取猫这一形象作为对象,对与其有关的谚语在词源、生理特征、性格特征、修辞手法这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析,统计每个类别所构成的比例,分析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与猫相关谚语中猫的文化内涵,探求日本“猫文化”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本文选出了“猫”这一动物形象,对日语谚语中出现的与猫有关的谚语在词源、生理特征、性格特征、修辞手法方面进行分类总结,整理出各个类别中与猫有关谚语的词条数并进行数据统计,以探究其构成比例与特征。
(2)文章还尝试通过与猫有关的谚语的构成比例和特征,引申出对“猫文化”现象的探讨,探求在日本形成如此独特的“猫文化”的原因及其表现特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找权威机构的相关文献及论文、词典。比如『故事ことわざ辞典』、『国語慣用句大辞典』、『大辞林』等工具书。先找出在日语谚语中与猫有关的谚语,然后将其进行分类。再通过前人论文的研究和分析来了解这些词语的变迁历程。
(2)定量分析法:整理出各个类别中与猫有关谚语的词条数并进行定量分析法中的比率分析法,以探究其构成比例与特征。
4. 研究创新点
(1)本项目从与猫有关的谚语的收集到查阅其来源以及构成特征,探究其含义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只是停留在了表面,更是深入内部探其根源,从而启迪我们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2)本研究还在将与猫有关谚语分类分析的基础上,还将整理出各个类别中与猫有关谚语的词条数并进行定量分析,以探究其构成比例与特征,比较新颖。
(3)能够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猫有关谚语背后暗含的文化意义,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运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2018.08——2018.09)全面收集日语谚语中与猫有关的谚语。
第二阶段:(2018.09——2018.11)了解这些谚语的含义,并且根据词源、性格特征、生理特征、修辞手法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第三阶段:(2018.11——2019.01)整理出各个类别中与猫有关谚语的词条数并进行定量分析,以探究其构成比例与特征。从而引申出对于日本“猫文化”形成原因的探讨。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