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从《人间失格》看太宰治的生死观开题报告

   

全文总字数:423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生和死是自然界永恒的主题,不同的生死观导致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导致不同的生活方式。日本人喜欢瞬间绽放倏而凋落的樱花,崇尚武士道的牺牲精神,日本这个民族的自杀率比较高,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心中”(即殉情)的场景,日本人喜欢“物哀”的感觉,这些都表现了日本人与众不同的生死观。

日本无赖派是在二战后不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日本战败的产物。这一时期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基础被摧毁,传统中的最高价值观念也被抛弃,人们因丧失原有的价值观念而困惑、不安和绝望。太宰治作为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被许多青少年读者称为“精神先生”。在短暂的三十九年生命中,五度殉情,最终情死,让人不免黯然神伤。在人生的最后他发表了一部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悲剧主人公大庭叶藏的形象并对主人公叶藏的一生做出了“丧失为人的资格”的评语。但此处的“人间失格”并非如日常语境中的“不是人”那样带有绝对贬义,而别有一番辛酸无奈的内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本研究课题旨在以《人间失格》文末京桥老板娘对大庭葉蔵“神一样的好孩子”的评价为着眼点,分析大庭叶藏的人物性格,并通过比较叶藏的衰败和太宰治的真实人生来探究太宰治的生死观。

(2)通过对于太宰治与《人间失格》的分析,帮助我们学习和了解中日文学与文化观念的差异,了解对比中日两国的对于生死观念的异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找权威机构的相关文献及论文。通过学者论文的研究,分析了解太宰治所有文学作品的一个汇总,并且通过先行研究对于小说主人公性格的分析有大概的分析方向。

(2)书评分析法:因为研究对象为《人间失格》这本小说,存在大量的国内外读者,所以可以通过借鉴中日读者的书评,加上自身的理解,来对于人物形象和太宰治的生死观有大致的把握与总结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人间失格》是日本近代作家太宰治离世前的一部作品,是一部被称为“遗书”的中篇小说。

日本小说极为擅长剖析人物心理活动,细腻精准,且负面多于正面,这在东方文化圈中是十分特别的,而太宰治的一系列作品对人物内心的解剖因为其深入甚至价值观上有悖大局,但是又无比真实和普遍。

主人公大庭葉蔵酗酒、嗑药、玩女人,但仍被人称作“神一样的好孩子”,这既不是人性的扭曲,也不是道德的沦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2018.12——2019.01)精读《人间失格》,分别收集有关太宰治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并研读,以此作为参考文献。

第二阶段:(2019.01——2019.02)分别了解先行研究的大致结果,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构建大致的总结框架。

第三阶段:(2019.02——2019.03)找出小说中典型的人物对话,人物描写,其他人物对于主人公的侧面评价等,大致总结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从中分析大庭叶藏的人物性格,然后通过大庭叶藏的生死透析太宰治的生死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