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句法翻译策略变化影响因素探究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433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翻译是一种服务于历史的人类活动,鲁迅翻译作品的翻译句法策略变革,不仅是其个人的思想变革,更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方向的变革。鲁迅由意译到直译的转变,是因为他对中西文化深刻理解,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激烈批评态度所导致的。因而对鲁迅翻译手法变化的探究,我们不仅可以研究鲁迅本人思想的变化,更能窥见中国近代史翻译导向的变化,更好的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给中国翻译造成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对翻译造成的影响,也能对当今翻译中所采取的直译意译手法的选择加以判别。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短期目标:搜集鲁迅翻译句法变化历程
长期目标:探究鲁迅翻译策略的变化历程,对我们当代翻译活动有何启示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研读鲁迅翻译作品及原著,对比鲁迅在翻译中增添删减和修改了哪些内容,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原著为非英语作品,可以研读该作品的其他译著),并且将鲁迅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归类,研究他在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主要的类型,目的。同时阅读鲁迅的原创作品,从中寻找鲁迅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思想内涵是如何体现在其直译意译手法上的。
(二)技术路线
(三)实验方案
4. 研究创新点
回顾这几十年来的鲁迅翻译研究,我们会发现,对于鲁迅翻译研究的论著大都集中在文学翻译和文学理论翻译,翻译手法方面。但对于鲁迅文学翻译中句法的研究,却没有提及,本文将重点研究鲁迅翻译的句法问题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年11月——2019年2月:收集查阅相关资料,重读作品,整理合适收集的资料。
2019年2月——3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审查。
2019年4月——定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