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中植物名称的翻译来看汉日翻译 ——以松冈荣志的译本为例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354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奠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描写了大量的植物,种类繁多。这些植物是时代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又经过了诗人有意识地选择,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真实地展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形象生动地传达了先人的思想情感。《诗经》名物研究是《诗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国间进行诗经文化交流的重要着力点。而翻译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优秀思想与文化的对外传播,弘扬中国灿烂的诗经文化,我们需要对我国的典籍翻译进行大力研究,尽可能的让外国人也能体会到《诗经》独特的魅力。
本次研究以《诗经》中的植物为着手点,通过对《诗经》所涉及植物意象等的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经》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以松冈荣志等人的日译本为例,分析探讨《诗经》中植物名称在翻译过程中的手法技巧,为推动和完善《诗经》翻译学研究以及传承发扬中国古典文学做出一点努力。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本研究课题旨在分析《诗经》中出现的不同种类植物,了解它们各自的意象及文化内涵。
(2)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分析,寻找能与之对应日语中的植物名称。
(3)对照松冈荣志的译本,研究《诗经》植物名在翻译时的难点,以及汉日翻译的有关技巧。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找权威机构的相关文献及论文。先找出在中日两国对于《诗经》植物、《诗经》翻译、汉日翻译的相关研究资料,然后加以整理与分析。
(2)语料库法:弄清《诗经》中名称相同的植物在不同意境下所代表的植物种类是否相同,明确翻译过程的严谨性。
4. 研究创新点
-
本次研究以中国古典文学为出发点,而并非日本文学。据悉,目前尚且没有同学以中国古代诗歌为素材研究分析汉日翻译。
-
以《诗经》中的植物为载体,通过松冈荣志的译本分析其在日语中相应名称,从而进一步研究分析汉日翻译的难点以及技巧。翻译过程中究竟是直译还是意译,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而专有名词的翻译也能很好体现这一点。
-
不仅能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诗经》国学文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加深对汉日翻译的了解。现代文的翻译尚且有难度,更何况是古代文学,不仅时间跨度大许多内容无以考证,而且语言上的表达也是一大难点。所以,将《诗经》翻译成外文虽然有了一定成就和进步,但是其始终是一项需要我们不断将其发展下去,需要精益求精的课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2018.12——2019.01)收集《诗经》中出现的植物,并对其进行分类汇总。
第二阶段:(2019.01——2019.02)收集国内外有关《诗经》植物研究、《诗经》翻译以及汉日翻译研究的论文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第三阶段:(2019.02——2019.03)通过整理资料,研究分析《诗经》植物名称翻译以及汉日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