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从鲁迅的《祝福》和芥川龙之介的《鼻》看中日看客心理开题报告

   

全文总字数:301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始人。芥川龙之介(1891~1927)是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他们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文化巨人。比较研究他们的思想及艺术的异同,对于深入研究他们的艺术创作,进行中日文学现象及历史社会现象的探索,都是很有意义的。

鲁迅在长达3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除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外,还翻译过很多外国文学作品,而芥川龙之介在鲁迅介绍的日本作家当中尤占显著的地位。鲁迅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对于鲁迅的文学创作也产生过重要影响。显然这两位艺术大师在思想和文学创作上都有许多既相通又不尽一致的地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比较分析《鼻》《祝福》中描写他者的写作手法;

(2)分析这两种他者心理的异同及形成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作者和作品两方面出发,查找权威机构的相关文献及报刊、史料、论文等;

(2)比较研究法:从描写手法,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等方面比较芥川龙之介和鲁迅作品的异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对比芥川龙之介的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和鲁迅的看客心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对于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二人的渊源学,即芥川龙之介对鲁迅的影响。另外,关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主要局限于“話し手”这一表现手法或从主人公的内供和祥林嫂的角度,极少有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和看客心理的描写拉出来分析的文章。但据研究,鲁迅是在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鼻》和《罗生门》之后,在芥川龙之介所批判的“人间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产生了对“国民性”或者说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阅读作品还可以发现,芥川龙之介的旁观者少而隐晦,主要的旁观者有池尾的人们、弟子、中童子、寺庙的其他僧人、武士等,而他所要批判的利己主义亦是简洁明了。反之,鲁迅的看客心理描写却细致到表情动作,而批判却要读者自己琢磨。而两位作家都用讽刺的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也是本文要探究的重要一点。

(2)现代化看客现象及反思。经典都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鲁迅先生的作品给我们读,也会受到直击心灵的拷问。现在还有看客,和那个时候的看客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怎么消除看客心理,是本文的升华部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2018.9——2018.12)分别收集两部作品中的旁观者和看客的表现描写;分别收集两部作品的写作背景(个人;社会)

第二阶段:(2018.12——2019.01)分析异同及形成原因,剖析作者态度

第三阶段:(2019.01——2019.03)分析现代化看客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