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数字文化的民族性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312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数字的概念产生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感悟变得更加合理且抽象的阶段。自数字产生之初,它就作为一种计数手段,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象征着人类步入了数字量化的新时代。
当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语言的发达,数字已经不仅作为计数手段而存在,而是会受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以及人文心理的影响,形成具有这个国家和民族特征的独特的数字观念。作为语言的一部分的数字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世界上其它语言一样,数字也存在与汉语和日语中。这些小小的数字在人们进行感情交流,传递各式各样的信息的时候,起着其它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各国风土人情和习惯的不同,数字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 本研究课题旨在收集中日数字文化现实情况,了解中日数字文化的同与异,并且对其变迁过程及民族心理进行对比分析。
(2) 通过对于中日数字文化的现实情况的对比分析,帮助我们学习和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比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的内在传统,及其国民性的异同。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对比研究法;通过分别收集中日数字文化的文献资料等并将其分类对比,比较出中日数字文化中具有普遍性且明显的同与异,并剖析其数字文化所反映的数字文化民族性差异。
(2)文献研究法:查找权威机构的相关文献及论文。先找出在中日两国的特殊的数字喜好,然后对比了解含义的异同将其进行分类。在通过对于学者论文的研究和分析了解这些数字喜好所折射出的历史及社会原因。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本研究从中日数字文化现象的收集到查阅以及对于中日民间的数字喜好进行分类研究并究其原因探索其民族心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只是停留在了表面,更是深入内部探其根源。
(2)能够加强中日数字文化民族性方面的对比,也可以通过对此文化现象的深刻了解,更有助于在日常中日交流中互相尊重文化习性,尽可能的减少异文化交流时的尴尬与理解差异。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第一阶段:(2018.09——2018.11)分别收集中日数字文化现象,然后进行资料整合。
第二阶段:(2018.12——2019.01)分别研究中日数字文化特征,并根据异同进行分类对比。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