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妖怪文化的对比研究-——以《妖怪谈义》和《山海经》为例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380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妖怪”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晋文人干宝的《搜神记》中。他指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妖怪一词在日语中指代那些产生于民间信仰并流传下来的,超越人类理解范围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以及可怕的事物,同时也指代那些能够制造这类非常事件的神秘力量。
妖怪文化是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艺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对于各种奇异现象进行的全方位的探究。妖怪文化在中日两国都很流行,关于妖怪题材的电影、动漫都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也出现了妖怪题材的游戏。同时也有很多的相关书籍,如柳田国男的《妖怪谈义》、中国古代的《山海经》、刘仲宇的《中国精怪文化》等。对于妖怪文化,现有研究主要从妖怪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例如古今对于妖怪的分类,妖怪文化与神职工作的关系以及妖怪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这些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妖怪文化的内涵。但是问题在于现有研究对于两国妖怪文化之间比较的研究不足。而这个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蕴含在妖怪文化之中的民族性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日本的《妖怪谈义》和中国的《山海经》对比中日妖怪,了解它们的差别。
(2) 通过通过对中日妖怪的研究,对其特点和变迁的过程进行了解以及对比分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法:阅读《妖怪谈义》和《山海经》,对中日两国的妖怪进行了解。此外,查找权威机构的相关文献及论文,词典。先找出在中日两国的妖怪文化的特征,然后对比了解其异同将其进行分类。在通过对于学者论文的研究和分析了解产生这些文化异同的原因。
-
调查法:为了了解中国一般人对妖怪的接受程度,制作并分发有关妖怪文化的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大致了解中国人的接受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第一阶段:(2018.12——2019.01)分别收集中日关于妖怪的资料,重点了解《妖怪谈义》和《山海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