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中日“牛”、“马”相关谚语的比较开题报告

   

全文总字数:356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富有色彩的语言形式,从古至今,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及人生哲学。谚语中有很多是与动物有关的,而日常生活中人类也常用与动物有关的谚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及思想活动。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因此在语言、文化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另外,动物存在相同的生理特征,所以中日有关动物的谚语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另一方面,因两国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差异,中日两国的谚语用法及含义也不尽相同。于中日两国而言,马和牛在古代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动物,但由于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的不同,两国在生活中产生的与“马”“牛”相关的谚语也有其相似和差异。因此,这次研究,将以与中日两国与马,牛有关的谚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对比研究,我们可以考察中日两国与动物有关的谚语的形式、功能和意义的相同点和差别性,并探究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另外,通过对中日两国谚语用法及含义的异同之处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谚语反映出的中日两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汉语谚语的学者很多,大部分为中国学者。中国学者更了解中国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语言特点,其对于汉语谚语的研究存在诸多便利的条件。在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比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武占坤和马国凡合作编写的《谚语》、温端政的《谚语》等。关于日汉谚语的比较,冯峰的《中日同源谚语的比较研究》中大量研究了汉语和日语中同源谚语的特点,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天津外国语学院冯明舒(2005)从谚语最基本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包括汉日谚语的结构、意义、修辞等内容。 相卓(2007)从日语动物谚语中跟“猫、马、狗、虎”相关的谚语出发,分析了这些动物的性质、特征、修辞手法等,并对其汉语译文进行了分类。该文章是近年来对日语动物谚语研究较有新意的。关于中日动物谚语的比较研究,荣桂艳(2008)对中日两国谚语表示相同含义的时候使用不同动物的印象进行了考察;朱银花(2009)以关于狗的谚语为中心,考察了中、日、韩三国语言中的狗文化以及相关谚语是如何使用的。崔成子的《中日猫谚语研究》,从猫相关谚语的表达方式入手,对中日两国的猫谚语从数量、喻体取向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究中日两国猫谚语所蕴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

(2)国外研究现状:金田一春彦在另一部著作《日本人的言语表现》中提到了与日语谚语有关的内容。此外,石井庄司的《日本谚语成语辞典》和福隆庄的《日文成语谚语惯用语大全》等辞典对日语谚语做了较全面地收录。此外,关于日语谚语的研究,还有大宮録郎(1986)、冈崎正道(2000)、德茂贵子(2005)等。小野寺优的《汉日对比研究》主要以动物、人物、自然这三种内容的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层面对对汉日谚语语义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汉日谚语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异,并详细地分析了汉日谚语产生差异的几大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1]金丸邦三.日中ことわざ対照集.[m]燎原書店.1983[2]小野寺優.汉日谚语对比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1-42[3] 東平介.十二支で語る日本の歴史新考[m].明石書店.1998:42-43[4] 浮田三郎.比較言語文化論--諺の世界から(中日言語と文化の比較)[j].比較日本文化学研究.2010(3).165-173[5] 矢嶋美都子.中国語の諺に見る中国人の動物観[j].亜細亜大学学術文化紀要,2003(3):25-32[6] 陈成.谚语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0):14-15[7] 何娇.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及其文化内涵的中日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1-33[8] 揭雷蒙.中日“狐”谚语的对比及其文化背景[d].重庆.重庆大学.2016:1-39[9] 罗胜豪.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2003(01):62-70[10]荣桂艳. 中日文化的特质之比较——由动物文化在成语、谚语中的映射谈起[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1(1):28-29[11]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书海出版社,2000[12] 王保田.“马”与日本人[j].日语知识.2002(05):35-38[13]张巍巍.中日両国諺における動物のイメージ——「十二支」を中心に.[d].辽宁.大连工业大 学.2011:1-3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目标:(1)本研究课题旨在收集中日动物(以牛和马为主)有关谚语,了解它们中日含义极其感情色彩的差别,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中正确地使用相关谚语。

(2) 在动物相关的谚语的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从中日两国相关的历史文化民俗背景中了解相关谚语产生的特定背景。

从而进一步了解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特性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异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找权威机构的相关文献及论文,词典。

先找出中日动物相关谚语,并了解其用法、含义及其感情色彩。

再通过对于学者论文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其用法、含义及感情色彩所产生的文化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1)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主体的一部分,每个词汇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对固定的文化形象。

这些文化形象的不同也把不同民族北的差异的深层体现在了词汇的层面上来。

在研究中日动物相关谚语的过程中,一面理解谚语的外层,即字面含义和语法成分,但质的方面是要理解谚语所包含的潜在的受民族文化制约的感情色彩和评价色彩,即理解它的文化伴随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2018.12——2019.01)收集中日动物相关谚语,并着重整理中日谚语中与“马”“牛”相关的谚语。

第二阶段:(2019.01——2019.02)分别了解这些谚语的中日含义,并且根据其数量和感情色彩进行分类。

第三阶段:(2019.02——2019.03)找出典型的中日谚语进行对比,了解这些谚语所蕴含的含义及其感情色彩的差异,然后分析得出中日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