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文集对日本平安文学的影响—— 以《枕草子》为例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190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概况:日本学术界关于《白氏文集》的研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研究白居易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但很少有人提出日本学习白居易文学的弊端。
意义:本文将以《枕草子》例,从该作品对《白氏文集》的引用方面入手,通过意象和审美情趣的比较,从多个方面来研究白居易的作品对日本平安文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追寻中日历史文化的渊源。
参考文献:1、池田亀鑑:「知性の文学としての枕草子--特に外国文学への関心について」(『国語と国文学』 2、金子彦二郎:『平安時代文学と白氏文集』 3、丹羽博之:白楽天の「提壺鳥」の詩と平安朝漢詩 4、藤本一恵:「学問———清少納言の教養」『国文学 解釈と鑑賞』 5、胡秀敏:平安女流文学者の漢籍受容—清少納言と紫式部 6、张培华:『枕草子』と『源氏物語』における『白氏文集』―感傷詩を中心に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1) 本研究课题旨在分析《枕草子》对白氏文集的吸收借鉴,进而研究白氏文集对日本平安时代的影响,探求日本贵族社会对白氏文集吸收的特点。
(2) 通过对于日本吸收学习白氏文集特点的分析,帮助我们学习和了解日本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和特点,更好地发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为推动中国文化创作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意义。
研究内容:(3) 从意象和审美情趣方面分析《枕草子》对于白氏文集的引用及其特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及其他权威机构查找相关文献及论文。
先找出《枕草子》中对白氏文集的引用,再分析比较其中的差异,即主要引用的是“闲适诗”,通过对先行研究的分析了解平安时期贵族阶级的审美情趣及其对白氏文集的吸收特点。
(2)系统分析法:对于以上收集到的内容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1) 国内大部分研究是从《源氏物语》的角度分析白氏文集对日本平安时代文学的影响,对《枕草子》的研究较少,且大多仅限于考据,没有深入地思考其审美特性,结合两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性分析《枕草子》是立足于日本本国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取向,有选择性地融合了白居易文化。
本文是从审美和意象两方面入手,分析其偏向吸收白居易“闲适诗”的原因。
(2) 先行研究一般只从白诗对日本平安文化好的一面来分析,忽略了其弊端。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阶段:(2018.12——2019.1)查阅资料,整理《枕草子》对白氏文集及其他汉诗文的引用。
第二阶段:(2019.01——2019.02)分析其引用特点,并总结其引用方式。
第三阶段:(2019.02——2019.03)分析平安时代宫廷贵族的审美情趣,总结其选择性学习融汇白氏文集的原因。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