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规划——以连云港市新浦公园改造规划设计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公园日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代社会人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对于新型、综合性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研究成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重点课题。本文以城市公园发展为主要脉络,综合叙述了公园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公园设计需要满足的功能;明确了综合公园的优势所在;并在中外公园的发展及综合公园的研究基础上,按照综合性公园的设计思路,提出了综合性公园在规划和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办法。
综合性公园是集教育、娱乐、休息为一体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的当今社会,公园的绿肺功能显得愈加重要。本文通过对综合性公园生态要素设计原则的研究,探讨适用于当今公园生态型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城市环境问题。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博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诞生。
19世纪大多数西方城市公园,都是以田园风格模式为主。这种从德国和英格兰首先发展起来的模式,后来被进一步地调整后,成为美国田园风格,到19世纪末,公共公园的田园风格逐渐被对称的集合布局所取代。随后经历公园改革时代(1900-1930年)及娱乐设施时代(1930-1965年)。
从1965年起,许多城市中陆续出现看露天场所体系,[加]艾伦.泰特在《国外景观设计丛书城市公园设计》中也对其中的公园进行了调查。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园。与此同时,欧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的公园,特别是在德国、法国和美国衰退的工业区中。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鉴于对新浦公园这种综合性公园的分析和研究,由于综合性公园内容牵涉面广,问题复杂,所以在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前要进行公园的总体规划,其意义在于:通过总体全面的规划,使公园的各个组成部分得到总体协调性的合理安排,使空间各部分构成有机联系;并妥善处理好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功能上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息游览、园林艺术等各方面的功能要求,以保证公园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了解一些优秀的中央公园、广场等景观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吸取其好的设计思想及研究处理方法。在自己的设计中进行运用,根据当地的地形特征,做合适的综合性公园设计,并结合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料,参考借鉴有相关课题研究设计的实例成果。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主要通过实例分析,比较分析,抽象构想去完成这次设计。在具体研究内容上,本文首先指出我国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势在必行;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各类城市公园,在大量查阅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我国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以及改造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接下来归纳案例,将目前我国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分为局部改建(以南京莫愁湖公园改造为例)、扩建(以南京乌龙潭公园改造为例)、全园改建(以连云港市新浦公园的全园改造规划为例)对公园改造中的具体操作性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叙述与解答。最后对我国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议。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
1、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中与生态的自然结合;
2、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植物特色配植;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