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候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以宋都南郡居住区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精进,城市景观作为城市重要的景观载体,更应该关注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
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对生存的城市周边环境有一定适应能力。
伴随着城市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从最初的适应自然气候,走向了影响与改变自然气候,但人类对于气候的影响多为不利的方面。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m. rohinton emmanuel在《an urban approach to climate-sensitive design: strategies for the tropics 》中从宏观上,探讨了热带区域城市设计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改善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策略,以营造舒适性高的城市环境。
p.jlittlefair, m santamouris和s.alvarez所著的《environmental sitelayout planning》(solar access microclimate and passive cooling in urbanareas)一书在城市热导与城市街谷化的环境问题下,倡导针对在特定气候条件下,通过对城市布局及气候要素的规划设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并针对城市整体规划指出了改善空气温度与调节太阳辐射的设计策略。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根据本次设计的主题,主要以构造居住区微气候为中心设计思想,通过植物配置以及设置动态静态水体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
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
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适合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隔绝外部嘈杂污染的环境的同时,形成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内部环境。
根据地理位置以及风向对水进行不同形态的设计已达到改善小区微气候,改善人群活动的热舒适环境。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