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捌祐壹”日式禅宗陶艺设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此次课题研究与设计,设计出具有实用功能的陶艺餐具/茶具,在满足视觉美感需求的同时满足其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研究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也有所提高,随之提高的是人们对生活情趣的需求,以往那些简单的批量生产的陶瓷容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现在人们要求更加有诗意、质量更高的生活。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日本的陶瓷历史悠久,它经历过原始绳纹时代、弥生时代、中世纪和桃山时代,以及十七世纪陶瓷鼎盛时期,日本陶瓷艺术通过不断吸收、消化其他异质的外来文化,同时将日本文化的茶道、花道与之揉合,逐渐形成了日本陶瓷艺术浓郁的民族风格。
纵观日本陶瓷史我们可以发现,对日本陶艺风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根源主要有两个:一为中国佛教的禅宗,二为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禅宗兴起于中国的北宋时期,由六祖惠能创立,当时禅宗中即心即佛,解脱自我,无欲无求,无所矫饰,浑然天成的境界,十分符合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并具有反叛思想性格的宋代文人,很快便被禅宗的思想境界所折服,一时间,禅宗便成了文人墨客相聚时议论的主要话题。后来,随着入宋的日本僧侣增多,日本的禅宗也逐渐兴盛起来。禅宗传入日本之初,并非引起文人们的兴趣,而是得到了武士们的极大关注。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的陶瓷文化是以茶道的形式来体现的,因为陶瓷器皿的盛行,与日本的茶道密不可分。陶瓷茶具与茶道一样,有着许多的不同流派,普通民众不仅热衷于收藏各类陶艺家的陶瓷器皿,而且还追随著名禅师品茶修性,追求禅茶一味的境界。同时,日本人又信奉本国的神教(即太阳神、树神和自然神),神教是以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为教义的,因而日本人多尊重自然的原始美,崇尚物体自然的状态,摈弃人为的痕迹,认为自然才是本来的美与真实。从这一信念出发,在日用的器皿中,日本人很少用到光滑细腻的瓷器,他们多半是选择粗犷的、有厚重感的陶器。在他们看来,过于精致的器皿,易流于纤弱,而陷入纯技巧之中,反而令器皿呈一种病态之状。他们在注重器皿的材料、造型的同时,更注重陶器用品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日式陶艺设计;陶艺与文化的交流;日式陶艺与中国市场的契合
计划:
12.15-1.8选题,开题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区别于市场上大机器生产、形式浮夸、矫揉造作的茶具,设计出一套做工精简、朴实无华、原始美的茶具。
创新:真正从禅宗和以人为本出发,在符合功能完善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并且设计中将充分考虑到人这一设计主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