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浅谈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民、企业和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了解和分析,简要剖析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结合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之处,提出简要建议,为实现现代农业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农地的规模较小,直接导致了农业效益的地下,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解决小规模经营和大市场矛盾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现状

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个概念,是由我国提出来的。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后,农村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开始产生了提供社会服务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在研究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经验后,逐步意识到向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由此,1983年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农业服务公司,并开始提出一体化服务、系列化服务、全程服务、社会服务等说法,直到1985年初才明确使用了社会化服务这个概念。(黄佩民,孙振玉,梁艳,《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管理世界1996年05期)1991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随后普遍沿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提法。80年代中期,在乡镇企业发达的苏南无锡县诞生了新型的民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它是对原有的国有涉农服务组织和供销合作社服务组织的补充,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事实表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经营规模的扩大,各地各种形式的个人、合作组织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逐步形成专门从事为农业提供市场信息、金融信贷、生产资料、各种生产技术指导,以及农副产品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服务,以合同和协议等与服务对象联系在一起的服务行业,这些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够完善,对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上,我国的许多学者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的不足进行了探究,孔详智、徐珍源和史冰清三位学者就在《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江汉论坛 2009.5)一文中把我国农业社会化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概括如下:一是县乡农业服务机构、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二是村集体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需要加强;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完善;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缺乏全面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意识;五是民间服务主体承受风险较大,自身建设有待规范;六是信用社的资金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还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雷洁在《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管理》(经济论坛 湖北社会科学 周刚编辑)一文中指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中,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是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作者把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制度措施不健全、管理不协调和服务资源不充足。因此要建立适应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其次要确立社会化服务管理的目标模式和内容,最后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如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制度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体系;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建设;优化和改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结构;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的领导和协调等。

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概念、特点分析

2浅析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我国现有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以及它们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中发挥的作用和特点)

3浅析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特点(美国、德国、日本等),突出强调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问题上,结合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从国情出发,按各区域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特质的差异展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工作。

此外,在解决农业组织的构成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党员和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去。

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建设和管理相结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