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统计过程控制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朱兰博士指出: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在市场国际化的今天,竞争变得日趋激烈,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法宝便是产品和服务的优良质量。质量是事物的本质特性之一,它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表征,一个民族素质的反映,一个企业生命的体现。全面、正确地理解质量的内涵,掌握质量概念的实质,对企业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美国和日本都是质量管理领域的领先者。在质量管理方面,美国和日本各有特色。总体而言,美国人重视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如质量检验理论,控制图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首先产生于美国。日本人则更注重将引进的各种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本地化,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而在我国,质量管理起步较晚:1979年,我国每年都会召开全国qc小组代表会议,推动了质量管理小组的发展;1987年,《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方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已经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由此可见,质量管理已经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spc(统计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在监控过程中,对spc控制图所显示的异常波动进行跟踪分析,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 主要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