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居住社区户外空间景观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总结对比国内外在养老模式及老年居住社区户外空间等相关方面的差异性;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居住社区户外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分析,从景观的角度,提出个人对老年居住社区户外景观空间的认识和建议。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明显,现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与此相应的,老年社区或老年住宅区等概念在建筑学、景观学等界开始被多处提及到,关注老年人居住环境、营造适宜的老年人的户外空间成为热议的话题。2.实践意义:我国正在大力兴建老年人专用住宅,但传统的居住模式已开始对这新型住宅提出质疑,是否忽略了人类行为与城市空间在结构上的微妙关系?什么样的户外环境是老人愿意参与的,老人理想的居住空间又是怎样的?我国作为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老年居住社区理想的户外景观空间,可以为我国老年人居环境空间设计和建造等方面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可以为老年人与户外环境的互动性方面寻求更为科学的指导。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的研究更侧重于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而做出的有关研究。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现在的老人还是大多与子女住在一起,子女起到抚养老人的义务。陈洋,蒋孟厚所著《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住宅的规划》,讲述了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对老年人住宅规划的一些想法。21世纪子女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建造一些让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区域是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可以建造老年人活动中心,规模适中,给老人白天提供了一个娱乐交友的环境,晚上再回家睡觉。这样可以解决子女上班白天无法陪老人的难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对于建设老年公寓有着一套成熟的体系。Sumegha Shah.在Sustainable Elderly Housing.Masterdegree thesis表示了老年公寓可持续性的研究的看法。国外建设的老年公寓很主公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还有对于外部空间细节上的设计,如日本特别护理型老人院旧屋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总结东西方国家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养老模式的认识,探索我国传统养老摸式和居往模式在老年居住空闻中的传承与运用。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分析,思考老年人所希望的理想户外空间类型,从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对老年居住社区户外空间方面的意向性设汁理念,最后对老年人理想的户外空间景观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从老人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出发,分析老年人活动的规律,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户外景观空间。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