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林业合作组织的融资功能研究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正处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中。全球化带来了拥有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等林业生产要素的外资企业,将对集体林的传统经营与生产形成了竞争压力。由于林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投资林业生产的机会成本非常高,金融机构对林业生产经营投资的可能性较低。而林业合作组织作为林农利益的代表,在林业发展中的融资能力便产生了不可厚非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当前的林业政策,选择林业合作组织的融资功能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关于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现状

1.国外的研究动态

国外在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集中于对合作社的研究上,国外关于合作社的理论是伴随着合作经济运动的实践不断发展演进的。西方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逐渐出现了较为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基本定义界定、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制约因素等,采取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其中主要涉及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管理学等学科。早期,欧洲著名经济学家:穆勒、马歇尔、庇古及帕累托等人,强调团队经济的作用,并指出以增进社员利益为目标的合作社有效地避免了市场调节的不足;加利福尼亚学派的萨皮罗,以及竞争尺度学派的诺斯,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原则及组织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国外学者大部份是运用博弈论、交易费用理论及代理理论等经济理论,在合作社的内部和外部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上展开研究。斯坦奇运用了博弈论的理论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分析,提出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合理框架结构;里瓦略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斯库里、波特两人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低效率的原因。从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产权理论的兴起,对合作经济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新一代合作社层出不穷。1990年,斯通建立了农业销售领域的空间竞争模型。1991年,菲尼曼和福柯特兹两人提出了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组织机构才能进行持续稳定存活。1993年,菲尼曼,认为合理的定价策略与分配策略是引导差异的个体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的关键要素。1995年,特尼巴克认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可以改善市场失灵,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肯定;库克运用了代理理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合作社的效率问题。21世纪,福尔通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模型,讨论了组织成员的行为对组织产品的价格、市场份额等相关因素会产生影响;扎共通过模型的建立,解决了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一定规模才是最优结果。

国外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也不断趋于完善,自身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具备完善的融资体系。如美国的合作社有商业信贷公司、合作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支持;德国的合作社有合作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的经济扶持;日本的合作社有日本农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后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导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本文创新点体现在将林业合作组织的融资功能进行系统化地分析,一方面:阐述林业合作组织在解决林农融资困难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林业合作组织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分析融资能力上的不足,从而为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的方向。文章中对合作组织、融资等重要概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林业合作组织融资能力加以深入分析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在提出建议政策部分,本文提出增强林业合作组织自身的经济实力、改善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大力发展民间金融企业和合作金融机构,是解决现今林农融资困难的有效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