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A Study of Faulkner’s Narrative perspectives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福克纳的作品中他的叙述视角叙事技巧方面颇有建树,但对于其叙述形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探讨《烧马棚》 、《纪念艾米丽的玫瑰花》和《在我弥留之际》中的叙事艺术,认为正是这种视角模式的运用,促进了小说人物的刻画、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叙事视角的作用,使得小说真正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福克纳不仅是20世纪美国也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从1929年发表的小说《沙多里斯》开始,福克纳就致力于构建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此后福克纳接连出版了《喧哗与骚动》(1929)、《在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八月之光》(1932)、《去吧,摩西》(1942)、《坟墓的闯入者》(1948)等小说。在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美国文学界的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不仅在美国,在整个西方也被认为是在即乔伊斯之后最杰出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福克纳出生在美国南部的密西西比州,他一生大部分事件都在自己的家乡。在青少年时期正恰逢美国剧烈的社会变迁和文化震荡。在南北战争后奴隶制度的废除资本主义的入侵美国南方传统农业经济瓦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福克纳开始了他的创作,他熟悉南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及思维与生活方式,他的十多部小说都是以美国南方为背景。福克纳谈迅雷几个南方大家族的兴衰史,揭示了处于急剧转型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背景下的个体人物复杂混乱、痛苦绝望的内心世界。 在欧洲对福克纳的研究早于美国。50年代福克纳去日本讲学,掀起了日本对福克纳的介绍与研究的热潮。在对英语作家的研究中,美国每年发表的论文、完成博士论文以及出版的专著,关于福克纳的在数量上也仅次于莎士比亚。1997年在福克纳的100诞辰时,也是对他研究的一个高潮,研讨会、专著和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福克纳的家乡牛津,有密西西比大学英语系和南方文化中心举办的第24界福克纳研究会是历届年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对过去几几年的福克纳研究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1997年以后,对福克纳的研究有明显的减少。克林斯布鲁克斯于1983年出版的《福克纳:最早的冲突》在分析研究福克纳叙事作品中的美国南方历史传统、民俗风情,任务的南方方言、生活习惯的同时,揭示了福克纳作为一个美国南方本土作家的区别:福克纳运用美国南方的素材来讲述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的故事,表现了福克纳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杰里夫在2001年出版的著作《朦胧的多种成分》从语言与叙事的理论视角对福克纳的主要作品进行了叙事话语分析,从而揭示了福克纳叙事作品的意义。 在我国,随着福克纳的作品翻译出版,国内开始引进国外有关福克纳的研究成果。我国举办过三届福克纳国际研讨会。第一届讨论了福克纳的悲剧意识和历史感、福克纳的叙事时技巧和艺术手法、福克纳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及有关他的教学和翻译问题。第二届讨论了福克纳与南方文化历史的复杂关系,探讨了福克纳对写作技巧的实验和对传统题材的发掘,也有学者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探讨福克纳作品中的对话性和多元性。最后一届的研究视角突破了福克纳的写作技巧、意识流手法等传统范畴,扩展到叙事学、阐述学、心理分析等方面。随着国外的研究叙事视角引进与运用,我国福克纳研究已经呈现出新的局面。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文拟从叙述视角出发,从多重复合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多重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三个方面探讨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烧马棚》 、《纪念艾米丽的玫瑰花》和《在我弥留之际》中的视角模式,指出该小说的视角由有限转向全知。

通过分析视角模式,探讨三部小说的叙事艺术。

认为正是叙事技巧的运用,促进了小说人物的刻画、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叙事手法主表达,使得小说真正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拟将福克纳的三种叙事视角罗列出来,叙述从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中我们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人物形象,对小说悬念制造与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突破了单一化地分析第一人称视角传统研究方法;本文将还引入另两篇文章一多重视角叙事和第一人称视角中我的形象切入,对这两个表面看来区别甚微,但属于不同叙事层面的概念作了严格区分,深入探讨视角越界与视角转换在小说人物刻画与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