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浅谈日本青春电影中的“物哀”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日本人的物哀审美意识历来是被人们所称赞所研究的核心。

物哀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早已经深深融入日本人的生活里。

本文通过详细解剖日本近些年来的青春电影,通过其中的各种元素,对物哀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从而更加深入了解日本人的物哀审美意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物哀的定义,众说纷坛。方爱萍(2009)指出,国内不少资料表明,物哀这一理念最早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他在《源氏物语 玉小栉》中把日本平安时代的美学理论概括为物哀,认为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动最深的。

村冈典嗣(1949)又把物哀和佛教联系在一起,他说物哀 ,流现着一种悲哀,空寂的情调,可看出佛教无常观和厌世观的影响。

与这两者观点不太一样的是叶渭渠(1989)指出,悲哀只是哀中的一种情绪,它不仅限于悲哀的精神,凡高兴,有趣,愉快,可笑等这一切都可以称为哀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文尝试用一种新的角度,以日本近些年来的青春电影特别是岩井俊二的经典作品《情书》为出发点,对日本的民族文化物哀进行了研究,从而了解的物哀的内涵。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历来学者们对物哀的研究,对物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并论述物哀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地位。其次,本文以《情书》这部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电影为素材,对其的台词、画面、情节等元素进行分析,从 对人的感慨、对社会的感慨、对自然的感慨这三个方面分析电影中体现的物哀。最后,本文结合《四月物语》、《恋空》等其他具有代表性且引起广泛关注的日本青春电影,从整体上分析日本青春电影中体现的物哀。

研究计划:2012.10月-2012.11月 收集资料

2012.12月 开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物哀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出发。

本文突破这一角度,以较为切合当前时代的青春电影为出发点,从新的视角去研究物哀的内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