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岔河景观规划(南段)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进一步提升德州市城市形象和品位,营造滨水环境,推动城市形成优美的宜居风貌,按照 缝合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级、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的四大发展目标要求,德州市规划局启动了运河、岔河、减河三河六岸规划研究,并于2012年完成了三河六岸道路交通系统和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提出滨河路建设及三河六岸交通梳理方案。
现在前期规划设计基础上对三河六岸进行景观详细设计,指导绿化景观建设,改善城市三条主要两岸城市风貌。
本课题规划设计内容为德州岔河景观规划方案南段部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滨水的改造经过几十年发展,在欧美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并且还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美国的水滨中心(wac),日本的水滨更新研究中心(warrc)等,并伴随着主题国际会议的举行,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得以深入发展。
概括起来,当代国外对于城市河道景观的研究经验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驳岸景观改造遵循自然生态、文化和可持续性相融合的原则;(2)以人为本的改造和治理方式,强调自然性,注重保护力度,功能上能满足景观生态和公众的多种需求,形式和功能上与环境相互协调;(3)除了让内河河道恢复自然外,还包括恢复河流的滩地,模拟天然河流驳岸,一让两岸堤坝自然化;为鱼类及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空间的护岸工程设计,新型材料的应用;具有曝气功能又有利于产卵栖息的新型堤坝;为鱼类和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提供栖息地的人工岛等。
美国休斯顿buffalo bayou休闲绿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3月1日~3月31日:开展前期准备及现状调查,踏勘、分析了解情况;。
(2)4月1日~4月30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设计方案,多次修改。
(3)5月1日~5月20日:完成规划方案。
4. 研究创新点
本设计意在打造融合的景观。
空间上:将河流的生命、活力和发展融入城;时间上:如同萨尔瓦多达利的画作《记忆的永恒》般将钟表、时间融合在慢行景观中,畅游其中,忘记时间。
通过时间变化-城市融入-强调过程实现景观的变化性 渗透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