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社交心理的分析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每个国家的国民受到其本国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形成了其民族特有的行为模式和交往范式,虽然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但是国家和民族给予其每一个成员的文化之中,总是潜藏着一定的模式,这种模式最突出的体现就在于其民族的社交行为上。
在这众多的民族之中日本民族的社交行为是极富特点的,多年以来,也有众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虽然本文选择这样的一个被研究过多次的课题,但是也选择了心理学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究日本人社交特点,从中以较为专业的眼光,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其原因。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李朝辉(2007)认为日本人在社交之中往往不愿意过多的使用语言,作为替代,体态语言将会变得较为频繁,然而这些体态语言的变化往往较为细微,这样体现出了日本人在社交之中的暧昧特点。
同时,典型的集体主义的文化也使得移情的重要性大大的凸显出来,所以日本人在社交的过程之中也更能从行为举止上,从情感上体会他人的意图,所以也在社交中显得暧昧而不明。
严莉(2010)认为日本人不愿意强调个性,而注重于周围环境和自然的和谐。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从日本人社交特点为切入点,来从心理角度的展开分析。
日本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严谨,自尊,强韧,并且极富有集体意识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日本人的国民性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性、服从性以及勤奋、认真、严谨和其民族性格另一面的冷漠、狭隘、排外、固执等特征,所有这些特点在社会交往很明显的存在,并且在社会交往中衍生出了很多特有的规则和方式,从中也体现出日本民族的特有的心理状态。
这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观察到的,从这些行为和现象中,便会体现出心理上的民族性和历史性,从中得到研究的结论初めに1社交心理的分析1.1从社交距离对心理的分析1.2从言语对心理的分析1.3从非言语对心理的分析2 礼仪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2.1文化影响的探究2.2交际中体现的礼仪心理3社交心理的根源3.1暧昧心理的原因3.2集团主义的原因おわりに参考文献2012年10月--2012年11月收集资料2012年12月开题2013年1月--2013年3月撰写初稿2013年4月--2013年5月中旬修改初稿 定稿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从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日本人的社交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探究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对于日本人的社交特点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很少会有从较为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些特点,本文不仅仅对现实的社会现象对日本人的行为做出分析,同时也可以在大量的社交研究中得到借鉴,同时另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样的一个研究过许多的课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