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下、丰田等日本家族企业浅谈日本家族制度中的模拟血缘关系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中国和日本,都有很多家族企业。但是大多数中国家族企业都逃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反观日本,持续存在200年以上的企业就有3000多家。在中国,有不少研究中日两国家族制度的来比较日中家族间的差异。都是从很多方面去研究的。
本文就从日本家族制度中的模拟血缘这一点研究,先谈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特征。然后介绍家族制度中模拟血缘关系的表现形式。接着谈它形成的原因。最后说他带来的影响。使读者全面系统的来了解这一模拟血缘关系。希望给中国企业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李卓(1996)认为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家是超血缘的存在,由配偶关系和血缘关系结
成的人的群体的存在仅仅是家的现象形态而已,而家名、家业要比生活在家中的具体成员更为重要。因此,血缘关系并不是构成家的唯一纽带,模拟血缘关系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收养养子之风盛行,第二个表现是为了家业的经营,参与家务的佣人也能按模拟的家族关系而成为家族的一员,这一点是日本家族制度的突出特色。
马丽杰(2011)认为日本传统家制度对血缘的漠视和对家业的重视,与日本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一,稻作经济的需要。稻作经济不像其他的农业经济形态,它从灌溉到插秧收割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仅凭一个自然的血缘家庭是难以满足需要的。再加上日本地处岛国,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多发,这就更加需要人们突破自然的血缘家庭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协作互助。因此,岛国的稻作经济使人们需要突破血缘的限制。第二封建庄园经济是形成关键。庄园主更注重收益,他们把庄园的农民等各级仆人都纳入了家庭,建立起一种类似于血缘的模拟血缘关系以达到安内攘外的目的。第三,武士阶层的壮大促进了家制度的确立。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频频招纳养子,以此来拉近和其他家族的关系。第四,母权制遗留的影响。张维薇,姜宇灵(2008)认为家制度形成的经济基础是日本古代经济制度。(1)传统经济形式稻作经济(2)庄园经济封建经济的成熟。家制度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1)母权制和妻问婚(2)氏族社会中的模拟家族关系(3)武家文化中的模拟亲子关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家族制度的特征,日本人重家轻个人,重家名轻血缘。然后介绍这种模拟血缘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养子制度,还有一种是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接着,介绍模拟血缘关系的历史原因,四个:稻作经济,庄园经济,日本氏族社会的残留,武士阶级的壮大。最后结合日本家族企业事例简述来简述这种模拟血缘关系的影响:对家族企业的影响,对个人的影响
还有对其他国家的借鉴。得出结论,模拟血缘关系是一种具有前进意义的关系,对家业企业为其输入新能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はじめに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从家族企业中存在的模拟血缘关系这一角度出发,初步分析这种关系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模拟血缘关系对企业长期经营具有重大作用,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