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景观法的历程--对中国城市景观法建设的借鉴意义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取得成效,有关城市建设的讨论越来越多,城乡风貌也成为城市建设热点话题。
在我国,城乡风貌经历着不同时期的多样变化,审视一番现实,最常见现象是:高楼林立,绿地稀少,道路狭窄。
不同的城市都是类似的面孔,比比皆是国际模式的方盒子建筑,缺少特色。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日本对景观控制的研究1972年制定《京都市城市街区景观条例》1998年3月出台的21世纪国土的伟大构想(grand design,简称伟大构想)(即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2003年7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围绕着美丽国土的建设及推进而颁布制定了《美丽国土建设大纲》这一国家政策指导框架,从而将促进良好景观的形成提升到了重要国家政策的地位。
2004年6月颁布《景观法》,以《景观法》(landscape act)颁布实施为标志,此时景观内涵更多地融入生态、文化、历史等方面因素,不再局限于关注建构筑物、城市设计、视觉景观等方面,并发展成为推动、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经济推手。
我国对日本景观控制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切入点是通过城市规划系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景观规划系统等三条主线展开探讨,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日本《景观法》颁布实施背景及其规划体系的解读,从景观规划系统的角度来探讨日本城乡风貌建设的技术途径。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剖析日本近代关于景观规划采取的措施,从国家立法到地区的规章制度以及民间团体和组织所进行的活动。
结合上文的剖析举例阐述日本近代的城市景观的演变。
分析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状况,给出合理的建议文章的主要结构为:[1]引言[2]日本景观控制的立法历程及概况[3]日本的景观演变[4]我国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5]结论与思考研究计划:(1)准备阶段2014年11月1日~12月31日搜集资料,定题,完成论文提纲,提交任务书和开题报告(2)撰写阶段2015年1月1日~4月30日 完成论文初稿(3)修改阶段2015年5月1日~5月31日 完成论文修改(4)答辩阶段2015年6月1日~12日 论文校对和答辩(5)归档阶段2015年6月13日~26日论文总结和归档
4. 研究创新点
中国和日本现状相对比,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