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挪威的森林》中的女性形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分析当时日本女性的生活状态,研究当时社会对日本女性的影响。意义:探讨作者写这部作品对日本文学界产生的意义和影响。自己也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对日本人民的影响。同时培养自己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知识修养及写作能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邹洁,王顺辉---《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一场博弈对《挪威的森林》中女性形象的精神分析学解读》--《作家》,2013年14期;2、邢莉--《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的女性形象》;3、李轶坤--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女性形象--《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4、魏建亮,王小婧《别样诠释的美对《挪威的森林》中直子形象的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月;5、卢静娜《挪威森林中的阳光双性同体的新女性:《挪威的森林》中绿子形象分析》《语文学刊》,2008年20期;6、王红梅《村上春树_挪威的森林_中人物性格特征解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 郑州450011;7、秦瑞,杨青芝解读《挪威的森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S2期。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本文重点分析《挪威的森林》中的女性形象特征及其成因,进而分析当时日本女性的生活状态。
计划:2014年11月下旬-2015年1月10日 选题,查资料,交开题报告;2015年1月11日-2015年4月初写论文,交初稿,至少和导师交流沟通3遍;2015年4月20日完成中期检查工作;2015年5月20日 反复修改论文,直至完成论文;2015年6月7日(暂定)论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结合作品中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描述了当时日本社会对人性的摧残。理解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