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浅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对比,得以了解两国多姿多彩的风俗人情,进一步了解两国节日的相同之处和存在的差异。本研究的意义是使我们了解了日本的端午节,以及民众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并且也对本国的文化进行了研究,得以更加的了解了本国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与别国进行文化比较能够使得我们的知识更多元化,拓宽我们的视野;从日本对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激起人们对于本国文化的重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部分:在国外对端午节由来有许多研究,在《日々のなるほど歳時記》中记载,端午这一民间节日是从中国传来的五节句即五个传统节日之一,即端午节(端午の節句,或称男の節句),亦即当代日本阳历5月5日的儿童节,这是中国的端午节传入日本后发生过重大变异的一个实例。并且在《語源由来词典》中,对端午节在日本的转变做了说明,端午由旧时的宫廷节日演变成现今的男孩节,从带有浓厚的贵族气息变得大众化。所以中日两国端午节存在莫大的联系。国内部分:国内也有很多关于中日端午节差异的研究,其中钱展的《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详细的介绍了中日端午节来源的区别,其中中国端午节引用了传说,历史古籍来阐述来源;而日本的端午节从公元834年的《令义解》到1948年的《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自古以来都有法令来为其正名。民间与官方的结合,有传说故事的趣味性,又有历史实证的严谨。而武宇林的《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则从两族的民俗活动进行比较,仅仅是从历史文化方面的比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并没有深入研究文化内涵的差异,但肯定了日本对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保护举措,值得借鉴和学习。[1]大木纪元 日々のなるほど歳時記 kkロングセラーズ发行 2000[2]新谷尚紀( 监修) 日本の暦と年中行事 和のしきたり 日本文艺社 2007[3] 佐佐木康人 「五月節供における菖蒲 薬玉の意義ー民間受容までを視野にいれて」、『生活文化史』 日本生活文化史学会 2007年3月[4]包佩娟 探析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大众文艺 1012年14期[5]陈建宇 从中国文化发展而去的日本文化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6]刘辛欣 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7]栾超 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 山东大学 2012[8]罗韬 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学术交流 2010[9]孙正国 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保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0]闫茁 论端午节在日本的变异明治以前日本端午的特色 北京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6[11]钱展 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文化纵横 2011[12]武宇林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1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端午节的起源、风俗活动,以及互相之间一定的联系和不同的区别,使得大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端午节这个节日,以及在不同文化传统下端午节的不同意义和习俗,从而引发传统节日的思考。はじめに1、中国における端午の節句 1.1中国の端午の節句の由来   1.1.1屈原を紀念するという説   1.1.2伍子胥を紀念するという説 1.2中国の端午の節句の風俗2、日本における端午の節句2.1日本の端午の節句の起源と発展2.2日本の端午の節句の風俗3、日本と中国の端午の節句の比較 3.1日本の端午の節句における中国要素 3.2日中における端午の祝う方法の比較 3.3中日における端午の深い意味の比較終わりに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如史记、语源由来词典等,通过中日对比,更好的了解端午节文化,继而继承并发张传统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