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儿童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近几年来,我国对居住区儿童景观设计的讨论越来越热。
以往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往往在以成人的视角进行各种规划,而忽视了不同年龄层次尤其是弱小儿童的需求以及各方面的问题。
成功的居住区儿童景观设计是在对环境的功能,地形,区位作全面分析,在符合其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使其设计既具有趣味又富有朝气。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欧美对儿童景观设计的研究历来已久,卡罗琳.弗朗西斯等所著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在外部空间上进行研究,儿童相关的景观设计也提及;丹麦作家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也是一部文明中外的巨著;日本的中村攻《儿童易遭侵犯空间的分析极其对策》,可从心理学,生态学,环境分析学进行研究,从儿童视角出发,营造属于孩子的生长空间。
国内对居住区儿童景观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主要研究成果有:王晓俊的《风景园林设计》对景观环境各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姚时章,王江萍的《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对景观方面的设计做了详尽的解释;方咸孚,李雄飞等著的《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规划设计》对儿童在居住区的室外玩耍空间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观察世界的方式方法与成年人不同,我们要从孩童的视角出发,在景观设计上让安全性和趣味性共存,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儿童景观设计不仅是一个形态空间,更是社会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今社会十分关注的焦点。
居住区儿童景观的设计要体现人性化一面:安全性和趣味性共存。
研究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居住区儿童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中西方居住区儿童景观设计发展历程中异同,以及中国近现代城市居住区儿童景观设计与近几年新建的景观之间的差别。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对居住区儿童的生活娱乐活动场所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求,尤其对儿童居住玩耍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总结出居住区儿童景观在形态和功能的发展演变规律,经仔细分析得出现代居住区发展在弱势人群上的重视,从而促进全面设计的完成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